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唯美句子a>正文

沁园春雪全诗全文(沁园春雪全诗内容是什么)

  • 手动整理
  • 2023-04-15 12:30:01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沁园春雪全诗全文(沁园春雪全诗内容是什么),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704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8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延梅:千古名篇——《沁园春·雪》



【1936年2月7日,毛泽东察看高家坬塬地形后,写下《沁园春·雪》】




1935年12月17-25日,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中央红军长征结束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瓦窑堡会议”。制定适合中国新形势完整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提出并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决定以坚决的民族革命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为总任务;决定东渡黄河,打通东进抗日道路。1936年1月26日,以毛泽东为政委、彭德怀为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的“中国人民抗日先锋队”,从瓦窑堡出发,经过延长、延川,率领1.3万红军开始东征。




【1936年2月20日东渡黄河前的红军将领】




2月4日晚,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清涧县西辛关开始渡黄河,5日凌晨进入山西石楼县东辛关。经玉家沟、西卫村、留村,来到袁家沟时,正值大雪封山,狂风暴雪纷扬。将群山环绕,沟壑纵横的小山村搓绵扯絮,满天覆盖,银装素裹。




【1936年2月毛泽东东渡黄河的照片】




毛泽东迎着寒风,走到强沟河来到瓦窑沟塬,登上南北纵贯毗邻黄河的高家坬塬一带,侦察东征地形。眺望茫茫群山、黄河、原野、村庄,被漫天雪花裹挟着、雪虐着、粉妆着,心中被眼前疾风呼啸的狂雪,奔腾震撼的黄河,气吞山河的金戈铁马,那北国壮丽的雪景感染着,那纵横万里的磅礴激励着,那豪迈旷达的意境高亢着,游目骋怀,诗情澎湃。毛泽东回到袁家沟村,借住在老乡白育才家的土窑洞,伏在土炕上的小木桌旁,逸兴遄飞,借着油灯,点燃了一支烟。深深地吸了一口陷入了沉思,又猛地抛出一口烟,烟雾在空中弥漫着。然后,挥笔一气呵成,写下激昂慷慨、豪气冲天、雄视千古、流芳百世的不朽诗篇《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那气势恢宏,胸襟豪迈,意境轩昂,感情奔放。


似狂风、雷电、呼啸而来,


似奔腾、蹈海、怒吼而来,


似历史的尘烟,飘荡而来,


似无数的英雄,挥戈而来。


毛泽东这首大气磅礴之作,抒发伟人的抱负及胸怀。不同古诗词任何名家、词派,他可谓睥睨六合、气胸万古,一空倚傍、自铸伟词。只有雄才伟略、胸怀宽广之人,才会在小地方写出大境界。全词挥然一体,严谨、完整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写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它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状语。明确指出:只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就一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村全景”,东临黄河,西近无定河】




1945年8月,毛泽东去重庆参加谈判时,与柳亚子先生重逢,故友见面,激动不已。便题写《沁园春·雪》赠送给他,留作纪念。11月14日在渝《新民报晚刊》公开发表并传遍全国各地。


《沁园春·雪》发表后,真可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首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诗词迅速轰动山城,世人才知道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据红色重庆资料显示:当时,国民党中宣部对《沁园春·雪》在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率先发难,紧跟着一批反动文人在报刊上相继抛出诋毁曲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封建帝王思想;人民武装是“草莽英雄”;陕北解放区是“封建割据”等引发的笔战。蒋介石震怒叫嚣,让身边的文人也纷纷写诗词来对抗,进行“讨伐”。无论见识、襟怀、豪杰,纵横捭阖,令人景行景止,在境界和气势上无法与毛泽东的诗词等量齐观。可没有一个人敢口诛笔伐、笔墨登场。这首词不仅轰动重庆、轰动全国、还轰动了海外华人世界。菲律宾《华侨导报》在转载毛泽东这首词时称赞道:“无论置诸任何古今中外的伟大诗作之中,也都是第一流的杰作中之杰作也!”人们争相传颂,好评如潮。充分展示了毛泽东博大胸襟,征服人心,使人们从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身上,看到中国的光明和希望。




【1945年,毛泽东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期间与南方局外事组成员合影】




1946年5月23日延安《新华日报》为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曾发表“编者按”。指出:“毛泽东同志咏雪一词刊出后,一时唱和甚多,然而也不乏好事之徒,任意曲解丑诋,强作解人,不惜颠倒黑白,诬为封建帝王思想。虽‘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从此,这一场笔战才偃旗息鼓。


细细品赏,剖析整篇诗词,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如易诵易唱易记,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挥洒自如,词义畅达,生动、通俗、凝练,一泻千里。全词属旧体却合律入韵,给读者耳目一新,千古绝唱之感。


伟人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时期的英雄人物,他卓越的才能创造出空前伟大的业绩。在陕北黄土高原写下震撼千古的名句,发出历史最强音和宣言,道出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




让我想起毛泽东同一首词牌《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在湖南长沙橘子洲头,1925年深秋,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中,来到长沙,独自站在那里。飘逸的长发、俊秀的脸庞、深邃的目光、深沉的思考,望着眼前滔滔湘水奔腾流向远方。眺望万千山峰,层林尽染,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乘风破浪的巨轮,争先恐后。雄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鱼儿在清冽的水里自由自在地戏耍。面对宇宙、大海、万物感慨万千,丰富阅历积淀与灵感,朴素情感与理想。32岁的毛泽东是一介书生,却对中国命运,有着独特的思考。不禁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主宰?




【湖南长沙“橘子洲头”毛泽东的雕像】




毛泽东青春少年就踌躇满志,意气奔放,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以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抒发着火热的革命情怀。那“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星火燎原”的理想境界,形象化的表现,是对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憧憬。还有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是


那首《沁园春·长沙》写的是南国秋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首《沁园春·雪》写的是北国的雪景,已经回答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示了新时代新气象和人物风范,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和奋斗理想。从两首词中,我被深深地震撼,内容振奋人心、充满朝气、启迪后人,由衷地敬佩、爱戴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主席!


【2023年元月17日献给新年而作】




【原创】修订稿,


《沁园春·雪》意外发表,震惊文坛,蒋介石:这真是毛泽东写的?

毛主席是近代以来影响力最大的诗词大家,他的《沁园春·雪》一词,雄视宇宙,气压千古,堪称中国豪放词的巅峰之作。


在这首词的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掌故,它第一次公开发表之时,在重庆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让蒋介石恼怒不已,他召集诸多御用文人,发动了针对《沁园春·雪》的笔墨大战。


一、柳亚子: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

《沁园春·雪》一词,写于1936年2月。


当时,毛主席率领长征部队到达陕北,便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绩的政策,组织了“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与日寇作战。


2月5日,毛主席率领“东征部队”到清涧到袁家沟休整,庄严地发布了《东征宣言》。2月21日,毛主席率部转居高杰村,当天夜里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早上,毛主席赴高家孤村,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高原上视察地形。壮美的祖国山川,无尽的胸中豪情,彼此激荡之下,毛主席写下了这首豪情万丈的词作。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手迹


毛主席写完之后,并没有将词作发表,直到九年后,一个意外,才使得这首词发表在公众面前。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华民族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8月28日,毛主席身怀弥天大勇,亲率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来到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跟蒋介石集团谈判。


毛主席来到重庆,谈判之余,积极与重庆各界人士交往,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他的老朋友柳亚子。柳亚子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他又与毛主席在国民党内共事过一段时间。


8月30日,毛主席便在下榻之处曾家岩桂园,宴请了柳亚子等一众著名爱国人士。席间,柳亚子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诗歌颂毛主席的重庆之行,称赞了毛主席不惧艰险的“弥天大勇”。


八月二十八日,喜闻润之来渝,三十日下午相见于曾家岩。


阔别羊城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


弥天大勇诚能格, 遍地劳民乱倘休。


​霖雨苍生新建国, 云雷青史旧同舟。


​中山卡尔双源合, 一笑昆仑顶上头。


​9月6日,毛主席带着同周恩来、王若飞,主动到重庆津南村拜访柳亚子。当时,柳亚子继承好友林庚白的遗愿,正在编选一本《民国诗选》,柳亚子曾在斯诺的《西行漫记》一书中,诗到过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一诗,欲将其选入,便请毛主席更正词句。


毛主席和柳亚子


​其后,毛主席在重庆的日子,经常与柳亚子书信往来。柳亚子在书信中,多次写诗赠与毛主席,毛主席感其盛意,便在10月7日的书信中,抄录了《沁园春·雪》,送给柳亚子。毛主席在信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柳亚子得词大喜,但词是写在信中,没有落款,更无印章,略感不足。第二天,柳亚子拿着一本纪念册去找毛主席,毛主席便在纪念册上再抄录了一遍,上款“亚子先生教正”,落款“毛泽东”。柳亚子请毛主席加盖印章,这是传统文人赠诗的习惯。毛主席笑着说:“我手边并没有印章。”


​柳亚子当即表示说:“我送你一枚吧。”


​回家之后,柳亚子当即请青年篆刻家曹立庵为毛主席刻印,曹立庵选了两块珍藏的寿山石,连夜刻了一枚白文“毛泽东印”和一枚朱文“润之”印。印到手后,柳亚子先将其盖在了毛主席的手迹上,再送给毛主席。


毛主席手迹


​10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签订《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11日,就在毛主席离开重庆之时,他留在柳亚子那里的《沁园春·雪》一词,却仿佛一枚炸弹,引爆了重庆的文坛与政坛。


​原来柳亚子自得了毛主席的词,便对毛主席的词欣赏不已,他忍不住和了一首词,跟毛主席的词一起,寄给重庆的《新华日报》,请求发表。《新华日报》是中共在重庆公开发行的党报,报社负责人考虑到发表人的诗词须征得本人同意,而毛主席已经回延安了,所以10月11号那天,《新华日报》只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


沁园春•次韵毛润之初到陕北看大雪之作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意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秾情着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虽然《新华日报》没有直接发毛主席的词,但通过柳亚子的,世人知道了毛主席写有一首咏雪词,而且当时最有名的诗词大家柳亚子,称赞它超越苏辛,让黄州太守苏轼,“犹输气概”,稼轩居士辛弃疾,“只解牢骚”。


​后来,柳亚子在毛主席题词的纪念册上,写下一段跋文,说:


余识润之,在一九二六年五月广州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二中全会会议席上,时润之方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也,及一九四五年重晤渝州,握手怅然,不胜陵谷沧桑之感,余索润之长征诗见惠,乃得其初到陕北看大雪《沁园春》一阙。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耳,虽苏、辛犹未能抗耳,况余子乎。效颦技痒,辄复和此,并写入纪念册中,附润之骥尾,润之倘不嫌唐突与!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亚子写于津南村庐下。


​柳亚子的和词,无疑引起了世人对毛主席诗词的兴趣,他们都渴望一睹真容。


​毛主席在重庆时,曾请国民党进步人士黄苗子吃饭,黄苗子便从当时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王昆仑那里,抄得了《沁园春·雪》一词,他是《新民报晚刊》的副刊“西方夜谭”的主编,便问王昆仑可不可以发表,王昆仑说可以,但不要写明


​黄苗子将抄稿交给妻子郁风,郁风将它交给接替他们主编“西方夜谭”的吴祖光。据吴祖光后来的回忆,黄苗子抄得的《沁园春·雪》并不全,为了补足遗漏的几句,吴祖光跑了几处,找了几个人,但都抄得不全,最后他将三个抄本拼凑起来,才得全本。


​11月14日,吴祖光将整理好的《沁园春·雪》发表在《新民报晚刊》上,题作《毛词沁园春》,因为是抄本拼接,所以文辞略有错谬之处。在词的后面,还加了一段跋:


​“毛润之氏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咏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


​二、蒋介石:这真是毛泽东写的?

《沁园春·雪》发表后,在重庆引发了巨大的轰动。不久,重庆《大公报》将毛主席的词和柳亚子的和词集在一起,在醒目的版面刊出,人们争相传阅,各大报纸纷纷转载,大量步韵、唱和之作以及评论文章层出不穷。


​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评述道 :“毛泽东写的这首词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如此轰动的文化现象,让蒋介石大为恼火,他气急败坏地对 《新民报》 负责人大加训斥,痛骂他们是为共党“目”,是向共党“投降”。


陈布雷


​蒋介石虽然不会填词,但他读得出这是一首好词,他召来了自己的第一文胆陈布雷,问:“布雷先生,你看毛泽东这首词真是他写的吗?”


​陈布雷答:“是的。”显然蒋介石听到否定的回答,但那无疑是自欺欺人。在文学上,蒋介石差毛主席太多。


​他忍不下心中的妒火,希望能找到可以抹黑攻击的点。


​“你觉得这首词写得怎么样。”蒋介石又问。


​“气度不凡,真有气吞山河之感,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神。”


​终于,蒋介石找到了可以攻击的点:“我看他词中有帝王思想,他想复古,相效法唐宗宋祖,想称王称覇。”


​“这个嘛,倒是有。”陈布雷答道。


​于是,蒋介石召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开会,要求他们召集御用文人,步毛主席词原韵以和词的方式批驳, 中心意思是要污蔑毛主席词中有帝王思想,并说毛主席此番来重庆并非是想谈判和平, 而是要“ 争当帝王” 。


​12月4日,国民党《中央日报》的主笔兼副刊编辑王新民,化名“东鲁词人”,在《中央日报》的副刊头条,发表了一首污蔑和抹黑毛主席的“和词”。其词曰:


抗战军兴,受命立功,拥云东飘。当排徊歧道,中夜惘惘,悚心怵目,举世狂潮。寇患方深,阋墙难再,回首中原烽 火高。却倒戈,看杀人掠地,自炫天娇。


​山河美丽多娇,笑草莽英雄亦折腰。想翼王投笔,本矜才藻,押司题壁,夙擅风骚。惜误旁门,终虚正果,勒马悬岩着意雕。时未晚,要屠刀放下,成佛今朝。


​同一天,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办的《和平日报》,也发表了一首易君左写的《沁园春》“和词”:


​国命如丝,叶落花飞,梗断蓬飘。痛纷纷万象,徒呼负负,茫茫百感,对此滔滔。 杀吏黄巢,坑兵白起,几见降魔道愈高。神明冑,忍支离破碎,葬送妖烧。


黄金难贮阿娇,住冶态妖容学细腰。看大漠孤烟,生擒颉利,美人香草,死剩离骚。一念参差,千秋功罪,青史无私细细雕。才天亮,又漫漫长夜,更待明朝。


​接着,一大批御用文人在《中央日报》、《和平日报》等报刊上大肆发表攻击毛主席的“和词”和文章。据尹凌《<沁园春·雪>的唱和之争》一文中的统计,国民党御用文人写的“和词”多达21首。


在攻击毛主席的词的同时,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还不忘攻击柳亚子,说他的词是“奉和圣制”,实际上,他们这些人,才真正的是“奉和圣制”。


毛主席手迹


三、毛主席:鸦鸣蝉噪,可以喷饭。

面对国民党肆意抹黑,无端攻击,许多进步人士自发写词还击,当时尚在重庆的郭沫若,就连写两首,揭露国民党的丑陋嘴脸与险恶用心,其第二首云:


​说甚帝王,道甚英雄,皮相轻飘。看古今成败,片言狱折,恭宽信敏,无器民滔。岂等沛风,还殊易水,气度雍容调高。开生面,是堂堂大稚,谢绝妖烧。


​传声鹦鹉翻娇,又款摆扬州闲话腰。说红船满载,王师大捷,黄巾再起,峨绒群骚。叹尔能言,不离飞鸟,朽木之材未可雕。何足道,纵漫天迷雾,无损睛朝。


​郭沫若在词后注:“某无耻文人亦和韵,但反㫳相讥,极端反动。”“无耻文人”指的就是上面的易君左。


​这场词坛交锋,声势浩大,渐渐地传到了各解放区,当时在华东解放区第四军任代军长的陈毅,知道了这场笔战,也意兴大发,提笔入场。1946年初,陈毅元帅一挥而就,连写三首,将国民党御用文人骂了个狗血淋头。其《沁园春·斥国民党御用文人》一词云:


​毛柳新词,投向吟坛,革命狂飙。看御用文人,谤言喋喋,权门食客,论语滔滔。燕处危桨,鸿飞寥廓,方寸岑楼怎比高。叹尔辈,真根深奴性,玷辱风骚。


​自来媚骨虚娇,为五斗纷纷竞折腰。尽阿谀独夫,颂扬暴政,流长飞短,作怪兴袄。革面洗心,迷途知返,大众仍将好意招。不如是,看所天倾覆,殉葬崇朝。


​然而,身处这场笔战中心的毛主席,却处之泰然。留在重庆的我党谈判代表王若飞,将国民党御用文人所发和诗词文章搜集起来,寄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到之后,只是淡淡地说:“想称王称覇的是你蒋介石,不然,我毛泽东马上哼来的小诗,何以值得你大动龙颜,口诛笔伐呢?”


​1945年12月29日,毛主席王若飞寄来的报刊又寄给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先生,并附信说:“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呜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在毛主席看来,国民党的这些攻击,不过是令人可笑的“鸦呜蝉噪”,甚至都不值得反驳,因此,在毛主席的指示下,重庆的《新华日报》面对国民党的污蔑与攻击,保持了克制与冷静,不再发表和词和反驳文章。


​然而,这首《沁园春·雪》,恐怕成了蒋介石的心病了,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写出这样的词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国民党要员透露了一个内幕,被台湾政论家孟绝子得知,将其公之于世(见李敖主编的万岁评论丛书《狗头·狗头·狗头税》一书中的《1948年的民心一文》)。


​原来,当年为了消除毛主席《沁园春·雪》一词的巨大影响,国民党不仅发动了笔战,还暗地通知各地国民党党组织,要求填词的国民党党员,一人写一首或数首《沁园春》,打算从中挑选能在文笔、意境、气势上超过毛主席的词,以国民党主要领导人的名义公开发表,期望能盖过毛主席的词。


​然而直到国民党败退台湾,他们之中都没有创作出一首拿得出手的《沁园春》。


毛泽东《沁园春·雪》全文翻译与赏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扇面


原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您看看祖国这北方的壮丽风光,方圆千里的土地都被冰层封冻住了,那万里长空之上雪花还在飘飘洒洒。再看看这长城里里外外,目之所及皆是白茫茫一片;就连黄河的上下游,也失去往日波涛汹涌的样子。绵延起伏的群山看起来就像一条条银白色的蛇在舞动,冰雪下面的高低起伏的秦晋高原,就好像是在奔跑的白象群,似乎是想要和老天爷一较高下似的。等到雪霁天晴的时候,您再看看,红日和白雪相互辉映,就好像是打扮妖艳的女子披上了素色的外衣,格外的美丽动人。


长城雪景


祖国的大好河山,多么秀美壮丽呀,引得无数的英雄好汉争先恐后地为之倾倒。可惜了秦始皇和汉武帝了,虽然在武功方面卓越,但文治上似乎差点儿意思;唐太宗和宋太祖,虽有雄才大略但文学造诣又好像欠点儿火候。威震八方的天之骄子元太祖成吉思汗,仅仅是个武夫,就懂得弯弓射雕而已。他们都成历史了,要说真正的风流人物,还得看看我们这个时代。


阳光下的雪山




赏析

整首词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上阙主要是写景咏物,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阙着重论史抒怀。整体来看,既通过描写祖国北方壮丽的雪景,赞美和歌颂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通过评论历史人物,抒发了


清代最“癫狂”的一首《沁园春》,初读痛快淋漓,再读满目沧桑!

提及《沁园春》这个词牌名,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我最先想到的,是毛泽东的那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磅礴大气,气势恢宏。


也正是毛泽东的这首词,让我一想到《沁园春》这个词牌名,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一个词,就是:大气。


但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首《沁园春·恨》,却无疑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


它不是大气的,不是恢弘的,不是磅礴的,而是癫狂的,极致的,惊世骇俗的,直抒心血的,骂天骂地的,毁灭一切的,是来自灵魂最深处的,一声声长叹与呐喊。


它的


郑板桥20岁为秀才,40岁中举人,一直到44岁才进士及第。


这首词,便是他在中举之前落魄时的作品。


全词如下: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


鹦哥煮熟,佐我杯羹。


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


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


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


疏窗细雨,夜夜孤灯。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


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词作一开头,三个排比句就如平地峰峦,突兀而来;又如大河决口,滚滚波涛,喷涌而出。


“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


花是无知无识的,月是无聊无赖的,酒是无德无灵的。


人们常说什么,花能解语,对月能抒怀,饮酒能消愁。


可为什么,此时此刻,他们却丝毫消解不了我内心的痛苦。


内心积郁的痛苦与愤恨,让他终于忍不住要做出惊世骇俗的举动:


“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


他要把繁盛艳丽的桃树砍断破坏风景,他要把消遣逗乐的鹦鹉宰杀当下酒菜,他要把砚台焚掉,把琴砸乱,把所有的文章书画全部焚烧,把世间的一切虚名浮利统统毁掉。


鲁迅曾说:所谓悲剧,就是把所有美好的东西撕碎在人眼前。


那么此刻,诗人就是在把一切美好的东西撕碎毁掉,把悲剧给我们看,抑或是给自己看。


他需要这样的一桩悲剧,去消解内心所有的不甘、不忿、不解,在破坏与发泄中寻得一丝丝能执掌自身命运的快感。


可是很快我们就知道了,他并不是真的痛快淋漓。


在表面痛快淋漓的背后,是对自己的失落,对社会的失望,以及宁愿玉石俱焚,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绝。


把一切都撕毁了,销毁了,诗人还是不解恨。


于是在下阕,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副场景:


诗人看看自己,头戴着破烂的帽子,身上穿着寒酸的青衫,瘦骨伶仃,多么可笑的模样啊。


他再回头,看看自己简陋的住所:


常年蛰居于一条破巷中,门前冷冷清清,无人顾问,长满了衰飒的秋草。多少个夜晚,细雨打湿窗棂,他独自一人伴着孤灯,形影相吊。


难道他生就要是这样一副寒苦的骨相?


是上天偏要待他如此不公?!


在一阵狂怒后,诗人终于想明白了,造成这一切不公的,并不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老天爷,而是这不公不道的社会呀,是那真正执掌万民生杀大权的清王朝的统治者呀!


“难道天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


郑板桥所生活的年代,清王朝统治者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大兴文字狱。


郑板桥曾亲眼目睹过数十次文字狱,亲近的朋友或因此被罢官,或惨死。


有过这样惨痛的经历,郑板桥的这一句呐喊,也便显得格外振聋发聩:


难道老天爷还真能钳制住我的口,连叹气都不允许吗?


不,我就是如此癫狂,我就是要以如此直露的方式,大喊,大叫,就是要不管不顾地发泄自己的爱与恨,就是要骂醒这天,骂醒这地,骂醒这不公道的世间的一切一切。


也正是在这一声声长长的叹息与呼喊中,整首词升华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如果说,前半部分,诗人还仅是在发泄一己的不平与愤恨的话,那么此刻,诗人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当时最高的统治者,他已是在为整个社会发声。


那些同他一样处在文化专制主义高压下的文人,那些被文字狱迫害、因此丢掉了性命的人,那些有满腹的不平不忿却不敢说、无法说、无从说的人们,郑板桥用最癫狂的词句,为他们出了一口憋闷许久的恶气。


愤世嫉俗的人,在世人眼中,常常是有些癫狂的,乃至不近人情的。


可他们又同时是无比勇敢的,无比让我们羡慕的。


因为不在乎,不在意,他们不屑于迎合世俗,不惧于被孤立被冷落被嘲讽,他们我行我素,同时内心又极其坚定。


许多话,我们不敢说,他们说了;许多事,我们不敢做,他们做了。


比如鲁迅,比如郑板桥,比如庄子。


我成不了这样的人,但在心底,对这样的人,我永远葆有一份敬佩!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wàngyuǎnzìjuégāo,yīngxióngpìměipiāo。


望远自觉高,英雄媲美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shānyuánméiyǒucǎo,ètùmǎnxīnjiāo。


山原没有草,饿兔满心焦。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uìyuèqiāoqiāolǎo,shénzhōulìshǐyáo。


岁月悄悄老,神州历史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wēnhéyángxuězhào,liàngnǚwǔfēngsāo。


温和阳雪照,靓女舞风骚。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醉红梅,任由鹅毛大雪包;


看长城,欲与天公走一遭。


沁园春·雪









wàngyuǎnzìjuégāo,yīngxióngpìměipiāo。


望远自觉高,英雄媲美飘。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shānyuánméiyǒucǎo,ètùmǎnxīnjiāo。


山原没有草,饿兔满心焦。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suìyuèqiāoqiāolǎo,shénzhōulìshǐyáo。


岁月悄悄老,神州历史遥。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wēnhéyángxuězhào,liàngnǚwǔfēngsāo。


温和阳雪照,靓女舞风骚。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醉红梅,任由鹅毛大雪包;


看长城,欲与天公走一遭。


:

沁园春长沙赏析(沁园春雪全诗赏析)

沁园春雪全诗内容是什么(沁园春雪全诗及译文赏析)

沁园春雪全诗原文(沁园春雪诗意理解)

沁园春雪全诗原文(爱国的古诗10首)

【本文标题和网址】沁园春雪全诗全文(沁园春雪全诗内容是什么) http://www.cqlxdl.com/news/101866.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4月15日 星期六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