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唯美句子a>正文

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

  • 手动整理
  • 2023-05-04 05:30:01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1139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9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启功:鉴定书画二三例

启功(1912.7.26—2005.6.30),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书画有伪作,自古已然,不胜枚举。梁武帝辨别不清王羲之的字,令陶弘景鉴定,大约可算专家鉴定文物的最早故实了。以后唐代的褚遂良等,宋代的米芾父子,元代的柯九思,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安岐,直到现代已故的张珩先生,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


既称为鉴定,当然须在眼见实物的条件下,才能做出判断,而事实却有许多有趣的例外。我曾听老辈说过康有为一件事:有人拿一卷字画请康题字,康即写“未开卷即知为真迹”,见者无不大笑。原来求题的人完全是“附庸风雅”,康又不便明说它是伪作,便用这种开玩笑的办法来应付藏者,也就是用“心照不宣”的办法来暗示识者。这种用X光式的肉眼来鉴定书画,恐怕要算文物界的奇闻吧?


相反的,未开卷即知为伪迹的,或者说未开卷即发现问题的,也不乏其例。假如有人拿来四条、八条颜真卿写的大屏,那还用打开看吗?


我曾从著录书上、法帖上看到两件古法书的问题,一件是米芾的《宝章待访录》,一件是张即之写的《汪氏报本庵记》。这两件的破绽,都是从一个某”字上露出来的。


先要谈谈“某”字的意义和它的用法。


“某”是不知道一个人姓名、身份等,或不知一件事物的名称、性质等,找一个代称字,在古代也有用符号“△”的。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说:“今人书某为△,皆以为从俗简便,其实古某字也。《穀梁·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范宁注曰:邓△地’。陆德明《释文》曰日:不知其国,故云△地,本又作某。’”按:自广义来说,凡字都是符号;自狭义来说,“△”在六书里,无所归属,即说它是“从俗简便”,实在也没什么不可的。况且从校勘的逻辑上讲,陆放翁的话也有所不足。同一种书,有两个版本,甲本此字作A,乙本此字作B。A之与B不同,可能是同一字的异体,也可能是另一字。用法相同的字,未必便算是同一字。但可见唐代以前,这“△”符号,已经流行使用了。


今天见到的唐代虞世南书《汝南公主墓志》草稿中,即把暂时不确知的年月写成“△年△月”以待填补。这卷草稿虽是后人钩摹的,但保存着原来的样式。


又有写作“乙”符号的,有人认为即是“某乙”的简写,其实只是“△”号的略繁写法,如果是“某乙”,那怎么从来没见有将“某甲”写作“甲”的呢?代称字用符号“△”,问题并不大,而“某”字却在后世发生了一些纠葛。


《论语》中“某在斯、某在斯”,是第一人对第二人称第三人的说法。古籍中凡第一身自称作“某”的,都是旁人记述这个人的话。因为古代人常自称已名,没有自用“某”字自作代称的。我们从古代人的书札或撰写的碑铭墓志的拓本中,都随处可以见到。例如苏轼自己称“轼”,朱熹自己称“熹”。


古代子孙口头、笔下都要避上辈的讳,虽有“临文不讳”的说法见于礼经明文,但后世习俗,越避越广,编上辈文集的人,常常把上辈自己书名处,也用“某”字代替。我们如拿文集的书本和其中同一文的碑铭石刻或书札墨迹比观,即不难看到改字的证据。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自己称“某”。我们有时听到俩人谈话,当自指本人时,常说:“我张某人”、“我李某人”,他们确实不是要自讳其名,而是习而不察,成为惯例。


清代诗人王士禛,总不能算不学了吧?但他给林佶有几封书札,是林氏为他写《渔洋精华录》时,商量书写格式的,有一札嘱咐林氏在一处添上他的名字,原札这样写:“钱牧翁先生见赠古诗,题下添注贱名二字。”此下便写出他要求添注的写法是:“古诗一首赠王贻上”一行大字,又在这一行的右下边注两个小字“士○”。如果只看录文的书籍,必然要认为是刻书人避雍正的讳,画上一个圈。谁知即是王士禛自讳其名呢!刑部尚书大官对门生属吏的派头,在这小小一圈中已跃然纸上了。所以宋代田登作郡守,新春放灯三日,所出的告示中不许写“灯”字,去掉“灯”字右半,只写“放火三日”。与此真可谓无独有偶。


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草稿


宋代米芾好随手记录所见古代法书名画,记名画的书,题为《画史》,记法书的书,题为《书史》。


《书史》之外,还有一部记法书的书,叫作《宝章待访录》。这部书早已有刻本。明代末叶一个收藏鉴定家张丑,收到一卷《宝章待访录》的墨迹,他相信是米芾的真迹,因而自号“米庵”这卷墨迹的全文,他全抄录下来,附在他所编著的《清河书画舫》一书之中。这卷墨迹一直传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还在收藏鉴赏家景贤手中。景氏死后,已不知去向。


这卷墨迹,我没见到过,但从张丑抄录的文词看,可以断定是一件伪作。理由是,其中凡米芾提到自己处,都不作“芾”,而作“某”。


我们今天看到许多米芾的真迹,凡自称各处,全都作“黻”或“芾”,他记录所见书画的零条札记,流传的有墨迹也有石刻,石刻如《英光堂帖》《群玉堂帖》等等,都没有自己称名作“某”字的。可知这卷墨迹必是出自米氏子孙手所抄。北京图书馆藏米芾之孙米宪所辑《宝晋山林集拾遗》宋刻原本,有写刻米宪自书的序,字体十分肖似他的祖父,比米友仁还像得多,那么安知不是米宪这样手笔所抄的?如果出自米宪诸人,也可算“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了。谁知卷尾还有一行,是:“元祐丙寅八月九日米芾元章撰。”这便坏了,姑先不论元祐丙寅年时他署名用“黻”或用“芾”,即从卷中自避其名,而卷尾忽署名与字这点上看,也是自相矛盾的。


现在还留有一线希望,如果这末行名款与卷中全文不是一手所写,而属后添,那么全卷正文或出自米氏子孙所录,不失为宋人手迹,本无真伪之可言;如果末行名款与正文是一手所写,那便是照着刻本仿效米芾字体,抄录而成,可算彻底伪物了。好事的富人收藏伪物,本是合情合理的,但张丑,景贤,一向被认为是有眼力的鉴赏家,也竟自如此上当受骗,岂非咄咄怪事乎?


启功鉴定为宋画的范宽款《雪景寒林图》


又南宋张即之书《汪氏报本庵记》,载在《石渠宝笈》,刻在《墨妙轩帖》,原迹曾经延光室摄影发售,新中国成立后又影印在《辽宁博物馆藏法书》中。全卷书法,结体用笔,转折顿挫,与张氏其他真迹无不相符,但文中遇到撰文者自称名处,都作“某”。这当然不能是张即之自己撰著的文章了。在1973年以前,张氏一家墓志还没发掘出来时,张氏与汪氏有无亲戚关系,还不知道,无法从文中所述亲戚关系来作考察。看到末尾,署名处作“即之记”三字。记是记载,是撰著文章的用词,与抄、录、书、写的意义不同,那么难道南宋人已有自称为“某”像“我张某人”的情况了吗?这个疑团曾和故友张珩先生谈起。张先生一次到辽宁鉴定书画,回来告诉我,说“即之记”三字是挖嵌在那里的。可能全卷不止这篇,或者文后还有跋语,作伪者把这三个字从旁处移来,嵌在这里,便成了张即之撰文自称为“某”了。究竟文章是谁作的呢?友人徐邦达先生在楼钥的《攻魏集》中找到了,那么这个“某”字原来是楼氏子孙代替“钥”字用的。这一件似真而假,又似假而真的张即之墨迹公案,到此真相才算完全大白了。


还有古画名款问题。在那十年中“征集”到的各地文物,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展出。有一幅宋人画的雪景山水,山头密林丛郁,确是范宽画法拼绢幅,更不是宋以后画所有的。宋人画多半无款,这也是文物鉴赏方面的常识。但这幅画中一棵大树干上不知何时何人写上“臣范宽制”四个字,便成画蛇添足了。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说得非常明白,范宽名中正,字中(仲)立。性温厚,所以当时人称他为“范宽”。可见宽是他的一个诨号。正如舞台上的包拯,都化装黑脸,小说中便有“包黑”的诨号。有农村说书人讲包拯故事,说到他见皇帝时,自称“臣包黑见驾”,这事早已传为笑谈。有人问我那张范宽画是真是假,我回答是真正宋代范派的画。问者又不满足于“范派”二字,以为分明有款,怎么还有笼统讲的余地?我回答是,如不提到款字,只看作品的风格,我倒可以承认它是范宽,如以款字为根据,那便与“臣包黑见驾”同一逻辑了。


所以在摄影印刷技术没有发达之前,古书画全凭文字记载,称为“著录”。于著名收藏鉴赏家著录的作品,有时声价十倍。其实著录中也不知误收多少伪作品或冤屈了多少好作品。


例如前边所谈的《宝章待访录》,如果看到原件,印证末行款字是否后人妄加,它可能不失为一件宋代米氏后人传录之本;《汪氏报本庵记》如果仅凭《石渠宝复》和《墨妙轩帖》,它便成了伪作;宋人雪景山水,如果有详细著录像《江村销夏录》的体例,也只能录下“臣范宽制”四个款字,倘若原画沉埋,那不但成了一桩古画“冤案”,面且还成了“包黑”之外的又一笑柄。


从这里得到三条经验:古代书画不是一个“真”字或一个“假”字所能概括;“著录”书也在可凭不可凭之间;古书画的鉴定,有许多问题是在书画本身以外的。


原载《文物》1981年第6期


启功:鉴定书画二三例





启功(1912.7.26—2005.6.30),著名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字元伯,一作元白。满族。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社长等职。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书画有伪作,自古已然,不胜枚举。梁武帝辨别不清王羲之的字,令陶弘景鉴定,大约可算专家鉴定文物的最早故实了。以后唐代的褚遂良等,宋代的米芾父子,元代的柯九思,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安岐,直到现代已故的张珩先生,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光。



既称为鉴定,当然须在眼见实物的条件下,才能做出判断,而事实却有许多有趣的例外。我曾听老辈说过康有为一件事:有人拿一卷字画请康题字,康即写“未开卷即知为真迹”,见者无不大笑。原来求题的人完全是“附庸风雅”,康又不便明说它是伪作,便用这种开玩笑的办法来应付藏者,也就是用“心照不宣”的办法来暗示识者。这种用X光式的肉眼来鉴定书画,恐怕要算文物界的奇闻吧?



相反的,未开卷即知为伪迹的,或者说未开卷即发现问题的,也不乏其例。假如有人拿来四条、八条颜真卿写的大屏,那还用打开看吗?



我曾从著录书上、法帖上看到两件古法书的问题,一件是米芾的《宝章待访录》,一件是张即之写的《汪氏报本庵记》。这两件的破绽,都是从一个某”字上露出来的。



先要谈谈“某”字的意义和它的用法。



“某”是不知道一个人姓名、身份等,或不知一件事物的名称、性质等,找一个代称字,在古代也有用符号“△”的。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六说:“今人书某为△,皆以为从俗简便,其实古某字也。《穀梁·桓二年》:“蔡侯、郑伯会于邓。范宁注曰:邓△地’。陆德明《释文》曰日:不知其国,故云△地,本又作某。’”按:自广义来说,凡字都是符号;自狭义来说,“△”在六书里,无所归属,即说它是“从俗简便”,实在也没什么不可的。况且从校勘的逻辑上讲,陆放翁的话也有所不足。同一种书,有两个版本,甲本此字作A,乙本此字作B。A之与B不同,可能是同一字的异体,也可能是另一字。用法相同的字,未必便算是同一字。但可见唐代以前,这“△”符号,已经流行使用了。



今天见到的唐代虞世南书《汝南公主墓志》草稿中,即把暂时不确知的年月写成“△年△月”以待填补。这卷草稿虽是后人钩摹的,但保存着原来的样式。



又有写作“乙”符号的,有人认为即是“某乙”的简写,其实只是“△”号的略繁写法,如果是“某乙”,那怎么从来没见有将“某甲”写作“甲”的呢?代称字用符号“△”,问题并不大,而“某”字却在后世发生了一些纠葛。



《论语》中“某在斯、某在斯”,是第一人对第二人称第三人的说法。古籍中凡第一身自称作“某”的,都是旁人记述这个人的话。因为古代人常自称已名,没有自用“某”字自作代称的。我们从古代人的书札或撰写的碑铭墓志的拓本中,都随处可以见到。例如苏轼自己称“轼”,朱熹自己称“熹”。



古代子孙口头、笔下都要避上辈的讳,虽有“临文不讳”的说法见于礼经明文,但后世习俗,越避越广,编上辈文集的人,常常把上辈自己书名处,也用“某”字代替。我们如拿文集的书本和其中同一文的碑铭石刻或书札墨迹比观,即不难看到改字的证据。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自己称“某”。我们有时听到俩人谈话,当自指本人时,常说:“我张某人”、“我李某人”,他们确实不是要自讳其名,而是习而不察,成为惯例。



清代诗人王士禛,总不能算不学了吧?但他给林佶有几封书札,是林氏为他写《渔洋精华录》时,商量书写格式的,有一札嘱咐林氏在一处添上他的名字,原札这样写:“钱牧翁先生见赠古诗,题下添注贱名二字。”此下便写出他要求添注的写法是:“古诗一首赠王贻上”一行大字,又在这一行的右下边注两个小字“士○”。如果只看录文的书籍,必然要认为是刻书人避雍正的讳,画上一个圈。谁知即是王士禛自讳其名呢!刑部尚书大官对门生属吏的派头,在这小小一圈中已跃然纸上了。所以宋代田登作郡守,新春放灯三日,所出的告示中不许写“灯”字,去掉“灯”字右半,只写“放火三日”。与此真可谓无独有偶。



唐·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草稿




宋代米芾好随手记录所见古代法书名画,记名画的书,题为《画史》,记法书的书,题为《书史》。



《书史》之外,还有一部记法书的书,叫作《宝章待访录》。这部书早已有刻本。明代末叶一个收藏鉴定家张丑,收到一卷《宝章待访录》的墨迹,他相信是米芾的真迹,因而自号“米庵”这卷墨迹的全文,他全抄录下来,附在他所编著的《清河书画舫》一书之中。这卷墨迹一直传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还在收藏鉴赏家景贤手中。景氏死后,已不知去向。



这卷墨迹,我没见到过,但从张丑抄录的文词看,可以断定是一件伪作。理由是,其中凡米芾提到自己处,都不作“芾”,而作“某”。



我们今天看到许多米芾的真迹,凡自称各处,全都作“黻”或“芾”,他记录所见书画的零条札记,流传的有墨迹也有石刻,石刻如《英光堂帖》《群玉堂帖》等等,都没有自己称名作“某”字的。可知这卷墨迹必是出自米氏子孙手所抄。北京图书馆藏米芾之孙米宪所辑《宝晋山林集拾遗》宋刻原本,有写刻米宪自书的序,字体十分肖似他的祖父,比米友仁还像得多,那么安知不是米宪这样手笔所抄的?如果出自米宪诸人,也可算“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了。谁知卷尾还有一行,是:“元祐丙寅八月九日米芾元章撰。”这便坏了,姑先不论元祐丙寅年时他署名用“黻”或用“芾”,即从卷中自避其名,而卷尾忽署名与字这点上看,也是自相矛盾的。



现在还留有一线希望,如果这末行名款与卷中全文不是一手所写,而属后添,那么全卷正文或出自米氏子孙所录,不失为宋人手迹,本无真伪之可言;如果末行名款与正文是一手所写,那便是照着刻本仿效米芾字体,抄录而成,可算彻底伪物了。好事的富人收藏伪物,本是合情合理的,但张丑,景贤,一向被认为是有眼力的鉴赏家,也竟自如此上当受骗,岂非咄咄怪事乎?




启功鉴定为宋画的范宽款《雪景寒林图》



又南宋张即之书《汪氏报本庵记》,载在《石渠宝笈》,刻在《墨妙轩帖》,原迹曾经延光室摄影发售,新中国成立后又影印在《辽宁博物馆藏法书》中。全卷书法,结体用笔,转折顿挫,与张氏其他真迹无不相符,但文中遇到撰文者自称名处,都作“某”。这当然不能是张即之自己撰著的文章了。在1973年以前,张氏一家墓志还没发掘出来时,张氏与汪氏有无亲戚关系,还不知道,无法从文中所述亲戚关系来作考察。看到末尾,署名处作“即之记”三字。记是记载,是撰著文章的用词,与抄、录、书、写的意义不同,那么难道南宋人已有自称为“某”像“我张某人”的情况了吗?这个疑团曾和故友张珩先生谈起。张先生一次到辽宁鉴定书画,回来告诉我,说“即之记”三字是挖嵌在那里的。可能全卷不止这篇,或者文后还有跋语,作伪者把这三个字从旁处移来,嵌在这里,便成了张即之撰文自称为“某”了。究竟文章是谁作的呢?友人徐邦达先生在楼钥的《攻魏集》中找到了,那么这个“某”字原来是楼氏子孙代替“钥”字用的。这一件似真而假,又似假而真的张即之墨迹公案,到此真相才算完全大白了。




还有古画名款问题。在那十年中“征集”到的各地文物,曾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展出。有一幅宋人画的雪景山水,山头密林丛郁,确是范宽画法拼绢幅,更不是宋以后画所有的。宋人画多半无款,这也是文物鉴赏方面的常识。但这幅画中一棵大树干上不知何时何人写上“臣范宽制”四个字,便成画蛇添足了。



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说得非常明白,范宽名中正,字中(仲)立。性温厚,所以当时人称他为“范宽”。可见宽是他的一个诨号。正如舞台上的包拯,都化装黑脸,小说中便有“包黑”的诨号。有农村说书人讲包拯故事,说到他见皇帝时,自称“臣包黑见驾”,这事早已传为笑谈。有人问我那张范宽画是真是假,我回答是真正宋代范派的画。问者又不满足于“范派”二字,以为分明有款,怎么还有笼统讲的余地?我回答是,如不提到款字,只看作品的风格,我倒可以承认它是范宽,如以款字为根据,那便与“臣包黑见驾”同一逻辑了。



所以在摄影印刷技术没有发达之前,古书画全凭文字记载,称为“著录”。于著名收藏鉴赏家著录的作品,有时声价十倍。其实著录中也不知误收多少伪作品或冤屈了多少好作品。



例如前边所谈的《宝章待访录》,如果看到原件,印证末行款字是否后人妄加,它可能不失为一件宋代米氏后人传录之本;《汪氏报本庵记》如果仅凭《石渠宝复》和《墨妙轩帖》,它便成了伪作;宋人雪景山水,如果有详细著录像《江村销夏录》的体例,也只能录下“臣范宽制”四个款字,倘若原画沉埋,那不但成了一桩古画“冤案”,面且还成了“包黑”之外的又一笑柄。



从这里得到三条经验:古代书画不是一个“真”字或一个“假”字所能概括;“著录”书也在可凭不可凭之间;古书画的鉴定,有许多问题是在书画本身以外的。



原载《文物》1981年第6期


盘点历史中你不知道的事,“名讳”的历史,连观世音都要改名

宋代诗人陆游在他的《老学庵笔记》中记了这么一件事:上元节这一天,十里八乡的老百姓按照惯例,都要到省城、县城去观灯。某郡也不例外,官府大书榜文,告知百姓节日期间可随意进城狂欢。不料这榜文贴了出去,却实在让人心惊肉跳:“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还有人敢来看灯吗?事实上“放火”的场面并未出现。过节那三天,省城里满街花灯,游人如织,官府再三提醒人们要小心火烛。要是有人真的胆敢放火,还不被擒拿法办了么?可这“放灯”怎么成了“放火”的呢?


原来新来的郡守大人名叫田登。既然已经是一郡首长了,依照古代“为尊者讳”的原则,田大人的名字可就成了名讳,属下官吏和百姓不能直接说。不仅如此,除了“登”字不能说,跟“登”字同音的字也不能说,什么“灯”“等”“橙”“凳”全在被禁之列。至于“点灯”,正与“田登”谐音,不是更犯了田大人的双重名讳吗?当然更在禁止之列,不许百姓再提。这样一来,元宵节的“点灯”和“放灯”,也就得改叫“点火”和“放火”啦。这一改不要紧,倒是给后人留下一句好谚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位本来名不见经传的田大人从此是大大的有名。


像田大人这样,要人们为其名字避讳的,其实是中国古代社会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所谓的“讳”,就是古代帝王、圣人、长官以及家族长辈和尊者的名字。前者算是“国讳”,后者则是“家讳”。避讳,就是人们在作文说话的时候,不能直接书写、称呼这些名字所用的字,通过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尊重和敬畏尊者的态度。既然不能直接书写、称呼那些尊者名字所用过的“高贵的字”,古人写文章时若是“遇上”它们,就只好不写,该写这个字的地方就让它空在那儿,好像文章里开了一扇或好几扇天窗;要不就想办法改写,用一个别的字代替。


改写也有好几种办法:一是跟田大人的手下学习,改用大致同义的字。比如秦始皇嬴政,讳“政”字,凡是要写“正”的地方,就都改成“端”;他的父亲叫子楚,楚国就不能再叫“楚”了,得改称为“荆”(楚和荆,都是灌木的名称)。一是用音近的字。比如汉宣帝叫刘询,那么战国的大思想家荀子,就没法再姓“荀”,只好改姓与“荀”谐音的“孙”字,被称为“孙卿子”。司马炎当上晋朝皇帝了,他的祖父司马懿的名也成了国讳,《蜀书》里就得把张懿改成“张益”。或者把字的读音干脆改了。孔子名丘(qa),这谁不知道?但这是圣人的名讳,又是个常用字。为了避讳,宋代的时候这个字就不读qia,而读成qu(区);清雍正的时候,则另造了一个“邱”字来代替“丘”,读音同样不读“丘”,而读作qi(期)。




更重要的,这不仅是一种态度而已,更成了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例如“家讳”,本来应该是家族内部的事情,自家人避自家父祖的名讳就罢了。尽量不犯别人的家讳,也为了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但也有过于讲究的。东晋人桓玄,年轻时升任太子洗马,好友王大前来祝贺,在桓玄家里喝酒。王大嫌酒太凉,三番五次对侍者大叫“取温酒来!”不料刚才还因升官而喜气洋洋的桓玄,立刻痛哭流涕,连嗓子都哭哑了。王大莫名其妙,准备告辞离开,谁知桓玄擦干眼泪,说:“这是我的家讳,跟你喝酒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桓玄的父亲叫桓温,王大屡屡大叫“温酒”,其实是犯了人家的家讳。正因为当时人讲究“家讳”,人际交往的时候就要特别当心,还是别触他人的“霉头”为好。据说还真有这样的能人,南朝刘宋的王弘,就能够“日对千客,不犯一人之讳”,一时传为美谈。足见他在这方面下的工夫之深。




可是到了唐代,政府甚至明文规定,居官任职也要避“家讳”,也就是说府号官称犯了家讳的,应该申请调任它官。这样一来,许多官吏因为祖宗讳的原因,不做某官、不任某职的事常常发生。例如韦聿被提升为秘书郎,可是他的父亲名责(今读b1),“秘”“贲”同音,他只能请求改任他官。冯宿被调任华州刺史,可是为了不犯家讳(他的父亲名子华),他也无法就任。早已诗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李贺想考进士,可是有人说他的父亲名叫李晋肃,晋与进士的“进”同音,为避家讳,李贺不应该参加进士考试。这样一来,就因为爷爷为儿子取名不慎,就堵住了自己的孙儿求取功名的道路。这些例子并不仅仅是出于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因为当时的制度规定,如果贪官犯讳,要被处一年的有期徒刑。




对于“国讳”,要求更是严格。这是国家权力强令全体臣民必须为之避讳的。如果有人不小心使用了这些“最高贵”的字眼,小则罢官归田,大则杀头灭族。比如宋代的避讳是很严的,以前朝代只避七世先帝之讳,宋代却规定所有先帝的名讳都要避,而且如果帝王的名字是两个字,那么这两个字都要避讳。这样一限制,要避免使用的字就实在太多,难免有记不周全的时候。据说科举考试中,不论辞章写得如何美妙,才华如何横溢,就是由于不小心什么地方忘了讳字,无功而返、跟功名无缘的人还不在少数呢。但真正要命的避讳还不是在宋代。虽然宋代避讳严,但总还算“有章可循”,多少代帝王的名字,读书人只要下点功夫多记死记,也还能够记得住,避得开。


而且宋代皇帝的名字多用冷僻字,像“吴”(宋太宗)、“估”(宋徽宗)、“奋”(宋孝宗)、“崔”(宋度宗)、“属”(宋恭帝)、“罡”(宋端宗)等,这无疑还给人们了一点方便。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人都知道,痢痢头是不愿人说“痢”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的,而鲁迅笔下的阿Q“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他这后来的许多忌讳,一个普通人怎么猜得到?明、清两代皇帝,虽不是阿Q那般轻贱的角色,但他们坐上龙庭宝座时,多少也有点不自信。


越不自信,越担心人家指桑骂槐;心里的鬼道道越多,就越是疑神疑鬼。名字自然在被讳之列,除此之外呢?拿明太祖朱元璋来说,从小家境贫寒,当过和尚,后来从农民军中起家,终于夺取天下。可是等登基即位,由布衣成了天子之后,过往的历史就成了任谁也不许提及的“禁区”。“僧”,自然是说不得了;“生”,也不许说。“光”,是讥讽他当和尚时剃过的光头?“则”和“贼”同音,是骂他参加农民军,做过“反贼”吗?有人写首《谢恩诗》,里面有“殊域”一词。太祖虽然识字少,倒也认得这个“殊”字可以拆成“歹”和“朱”。“朱”是国姓,“歹”是坏的意思,这“歹朱”“歹朱”的,岂非在斥骂大明皇帝?该杀!——遇上这样的“测字先生”,天下的读书人都可以休矣!


大清帝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一夜间暴得富贵起来,却对自己的出身耿耿于怀:“戎”“狄”“蛮”“夷”,不许再提,“胡”啊“虏”啊,也禁止使用。诗文笔记本来是私人性质的著述,雍正、乾隆二世却也列在禁用讳字的范围。一旦发现诗文中对皇帝的名字或庙号没有敬避的,统统视作“大逆不道”,下狱治你个死罪。——这做诗原先就讲究平仄用字、押韵用字,做首好诗,选字本不容易。现在又加上这许多字不敢用,不能用,用了便是个死罪。碰上这等“书报检察官”,文人们想必痛悔,不如当初不会做诗写字呢。


避讳不仅在当时把写书人整得够呛,避不胜避,而且后代读书的人也被弄得如坠云里。如果古人是以空格、缺笔来避讳的还容易分辨,可是古人还常常为了避讳改字呐,改来改去,读书人一不小心,就会糊涂。比如宋人文彦博原先姓敬——五代的时候,他的曾祖父避后晋高祖石敬塘的讳,改姓文,等到了后汉,改回敬姓。可是到了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祖父叫赵敬,文彦博的祖父只好又改作文姓。




再比如,东晋孙盛写过一本记录晋朝历史的史书题名为《晋阳秋》;在唐代,记年的干支中出现了“景子”“景午”,先秦古籍的目录中,一本题名《系本》的书赫然在目;宋人把唐太宗的贞观年号称为“真观”或“正观”。如果不了解有避讳这回事,哪里能知道这姓敬的和姓文的,原来是一家人呢?哪里又能知道《晋阳秋》原来题名《晋春秋》,“春”改“阳”,是为了避晋简文帝母郑太后(名春)的名讳;“景子”“景午”原来就是“丙子”和“丙午”,是避唐高祖李渊父亲李晒的讳;《世本》改《系本》,是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而贞观年号被宋人改了,是避宋仁宗赵祯的讳啊。


好在避讳成了历史。虽然给今天的人造成点麻烦,但因为它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避讳要求,也还可以帮助今天的人鉴别古书、文物的年代和真假。也真是庆幸避讳成了历史。汉字卸掉了本不该承担的尊卑色彩,在今人的笔下,更自由地组成一篇篇曼妙的篇章。


如果“添灯”犯了田登的名讳,就在家里烧火煮汤圆



跟着古早的一个动画栏目《成语故事廊》,重新学习了三个成语。




第一个是“盲人瞎马”,有几个人聚在一起,讨论怎样的处境才最危险?




结论为,什么都看不到的盲人,骑着什么都看不到的瞎马,半夜三更掉入了悬崖之下,是非常凶险的情况。




《道德经》有“五色令人目盲”之说,睁眼看得见的人,其实也会出现“夜盲”的症状。




盲目,不仅指眼,心神的盲目,诱发向一条错路进发不回头的错觉。




盲目的人,本是要依赖指路的马来认路,可这个附加的媒介,如果也盲目,那大家只能一路走到黑了。




第二个成语,是众所周知的“州官放火”,“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典故,使人怀古兴叹。




郡守之长官,名作田登,他的名字里有一个“登”字,他忌讳与此发音相近的谐音词,谁敢胡说八道,直接三十大板。




莺歌燕舞的宴会上,突然四周阴暗了下去,掌灯者询问田登是否添灯,田登一听,瞬间雷霆震怒。




在他面前,怎么能提“deng”呢,他对这个音的敏感,让众人目瞪口呆,觉得他的心胸特别狭窄。




元宵节将至,民间按例要点花灯庆祝,但这好巧不巧,又犯了田登的名讳。




绕不过这敏感神经的一关,昭示的公告就必须更换,“放灯”不行吧,便硬生生变成“放火”。




啼笑皆非的告示上,写着“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以庆元宵”。




看到三竖行字的民众,吓得连夜出城,热闹的节日,城内却空荡无人。




其实也没必要逃嘛,在家烧火开锅,煮汤圆不是更惬意吗?




名讳的禁忌,如果不加以阻止与规范,实在有点百无禁忌啊!




第三个复习的成语,是“引狼入室”。




养狗养腻了的财主,抱回家两只狼崽,他以为狼和狗一样,非常容易驯养。




忠诚的狗,被当成丧门星一样,绑在树边。




它们的主人根本分不清好赖,为了养连人都吃的狼,虐待着忠心不二的犬。




等养大的狼把鸡笼的鸡全吃光,转而要去吃它们的主人,土财主才在惊愕中,意识到自己犯下了致命的错。




如若不是狗崩开绑着它们的绳子,舍命救主,财主哪有命可活,引狼入室的他,日后定要以此为鉴啊。


哟嗨,原来元宵节有恁多喜怒哀乐的故事





除夕守岁,正月拜年,热闹在渐渐地散去,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说是为热闹的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街上的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闹花灯、扭秧歌、玩龙灯属于农村人自发的娱乐活动。城市里自有城市的乐趣,庙会、 美食、灯展、猜灯谜、文艺表演,元宵节摇身变成情人节、狂欢节。




【元宵节特稿】


哟嗨,原来元宵节有恁多喜怒哀乐的故事


文‖俎姜华 图‖网络






而今,农民工要在正月初五之后就要计算自己的行程,今年要到哪里谋生,所以元宵节就往往成为自己在异乡的第一个节日,与古人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一份从容,节日越热闹,越难激起他们的欢悦,反倒更容易触及他们的伤感。


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元宵节过后,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活计。从这个角度看,元宵节是属于孩子、学生和老人的。对于奔波的要背负一家重担的成年人来说,元宵节不属于自己。






元宵节最浪漫的人




追溯历史,元宵节的由来版本颇多。其中一个是汉代吕氏之乱在正月十五被周勃平定之后,汉文帝为了庆祝此事,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又称元月,宵即是夜,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浪漫的。宋代欧阳修《元夕》诗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人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除了汉文帝,据说汉武帝与元宵节也有关系。东方朔在冬天的皇宫里遇到了一个叫元宵的宫女,听说了她悲惨的身世之后,决定帮她一把,让她与家人团聚。于是他就在长安城制造谎言,说正月十五前后长安城会有火灾,“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问东方朔怎么平息,东方朔建议说火神君喜欢吃汤圆,不如让元宵做汤圆,敬奉火神,并在正月十五挂上花灯,放爆竹烟火,这样就能瞒过天神了……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元宵与家人团聚,人们也把汤圆叫做元宵。其实,汤圆到宋朝才出现,但人们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也把机智、幽默的东方朔当做元宵节最浪漫的人。






破镜重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满




元宵节是热闹的。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里咏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关照,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也意味着团圆美满。隋灭南陈时,南陈的乐昌公主与丈夫打破一面铜镜,相约以后相见以此为凭。他们还相约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访对方消息。乐昌公主被皇帝赐给了杨素,杨素对乐昌公主也是百般宠爱。


徐德言在街上见到有人在叫卖那面熟悉的半片铜镜,因为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徐德言就题诗于镜: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杨素闻知此事后,深受感动,让两人得以团圆。这就是破镜重圆的典故,杨素也成为“成人之美者”。






欢迎元宵节: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




元宵节是欢乐的。唐代的崔液《上元夜》说:“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宋代贾似道在扬州做官时,他的门客集唐人诗句做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贾似道也为此成为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据说王安石进京赶考,在路上过元宵节,见有人在家门前高悬走马灯出队招亲,“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没有对出,就暗暗记在心里。


到了京城,考官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正好以前联应对,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听说招亲联仍然无人对出,便以考官回联应对,又被招为快婿。如此巧合,让王安石成就了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件人生喜事。






繁华元宵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元宵节是繁华的。元好问在《京都元夕》里写道:“炫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但繁华之处也不尽是欢乐。


田登做了郡守,很看重自己的名字,一旦下属不慎说出自己的名字,就要被鞭打,于是举州皆言灯为“火”。上元节放灯,下属就在闹市上书榜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




多情元宵节里的残忍




元宵节是多情的。辛弃疾在《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元宵节也并不都是美好。


有一年南京人出灯谜,在一条巷子里有人出了个画谜,画上一个赤脚妇人抱了个大西瓜,谜目要猜本地一句俗语。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这是南京人嘲笑安徽女人的一句俗语。


谁料当时微服私访的朱元璋刚好从此路过,以为是讥讽皇后马氏。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并且刚好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第二天就派兵把整条巷子的人全杀光了,朱元璋也成了“元宵节最残忍的皇帝”。






元宵节里的“袁消”故事




元宵节是青春的。唐寅曾在《元宵》里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但青春的岁月里也有故事。


当年的袁世凯复辟后,听到有人喊元宵,就想到“元宵”谐音“袁消”,就在1913年元宵节前,把“元宵”改成“汤圆”,后来又想“汤圆”谐音“汤袁”,成了“汤煮袁世凯”,于是又改成“汤团”。当时有歌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叫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后来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元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名著里的元宵节




元宵节与名著也有关联。《水浒传》里有三个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33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66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似乎热闹的元宵节总与打打杀杀有关。


而《三国演义》的元宵节则是悲惨的,69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耿纪五人计划在元宵佳节起兵讨伐曹操,因势孤力力单,最终事败,并连累三百多名官员,元宵节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西游记》里记述了天竺国的元宵节。在91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中,唐僧师徒进城观灯,结果玄英洞的三个妖怪将唐僧摄入洞中,孙悟空三人与三个妖精进行数次大战,并搬来了二十八星宿的四木禽星来助战,最终救出了唐僧,继续西行。


《红楼梦》中的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8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重开宴”,第54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里面对元宵节都有精彩的描写。在54回里,凤姐为讨好贾母,一连说了两个“过正月半”的笑话,说完笑话,凤姐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散了吧。”这与第一回癞头僧所念的“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前后呼应。贾府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走向“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衰败。


传统节日大都是关门阖家团聚,而元宵节是走出来参与社会活动。我们都是元宵节的主角。只要有人在,节日的庆典就会延续下去,今天重温元宵节,我们更能理解节日的本质和文化的意义,更能体会到我们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1、本文由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






除夕守岁,正月拜年,热闹在渐渐地散去,正月十五元宵节可以说是为热闹的年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大街上的跑旱船、踩高跷、舞狮子、闹花灯、扭秧歌、玩龙灯属于农村人自发的娱乐活动。城市里自有城市的乐趣,庙会、 美食、灯展、猜灯谜、文艺表演,元宵节摇身变成情人节、狂欢节。




【元宵节特稿】


哟嗨,原来元宵节有恁多喜怒哀乐的故事


文‖俎姜华 图‖网络






而今,农民工要在正月初五之后就要计算自己的行程,今年要到哪里谋生,所以元宵节就往往成为自己在异乡的第一个节日,与古人相比,我们似乎少了一份从容,节日越热闹,越难激起他们的欢悦,反倒更容易触及他们的伤感。


正月十五之前都是年,元宵节过后,每个人都要去找自己的活计。从这个角度看,元宵节是属于孩子、学生和老人的。对于奔波的要背负一家重担的成年人来说,元宵节不属于自己。






元宵节最浪漫的人




追溯历史,元宵节的由来版本颇多。其中一个是汉代吕氏之乱在正月十五被周勃平定之后,汉文帝为了庆祝此事,每年的正月十五之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正月又称元月,宵即是夜,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元宵节是浪漫的。宋代欧阳修《元夕》诗云: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人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除了汉文帝,据说汉武帝与元宵节也有关系。东方朔在冬天的皇宫里遇到了一个叫元宵的宫女,听说了她悲惨的身世之后,决定帮她一把,让她与家人团聚。于是他就在长安城制造谎言,说正月十五前后长安城会有火灾,“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


汉武帝问东方朔怎么平息,东方朔建议说火神君喜欢吃汤圆,不如让元宵做汤圆,敬奉火神,并在正月十五挂上花灯,放爆竹烟火,这样就能瞒过天神了……


故事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元宵与家人团聚,人们也把汤圆叫做元宵。其实,汤圆到宋朝才出现,但人们对这个故事深信不疑,也把机智、幽默的东方朔当做元宵节最浪漫的人。






破镜重圆:元宵节的热闹与美满




元宵节是热闹的。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里咏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关照,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节也意味着团圆美满。隋灭南陈时,南陈的乐昌公主与丈夫打破一面铜镜,相约以后相见以此为凭。他们还相约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卖镜于市,以探访对方消息。乐昌公主被皇帝赐给了杨素,杨素对乐昌公主也是百般宠爱。


徐德言在街上见到有人在叫卖那面熟悉的半片铜镜,因为要价太高而无人问津。徐德言就题诗于镜: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


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杨素闻知此事后,深受感动,让两人得以团圆。这就是破镜重圆的典故,杨素也成为“成人之美者”。






欢迎元宵节: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




元宵节是欢乐的。唐代的崔液《上元夜》说:“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宋代贾似道在扬州做官时,他的门客集唐人诗句做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贾似道也为此成为第一个制作灯联的人。


据说王安石进京赶考,在路上过元宵节,见有人在家门前高悬走马灯出队招亲,“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一时没有对出,就暗暗记在心里。


到了京城,考官出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正好以前联应对,被取为进士。返乡途中,听说招亲联仍然无人对出,便以考官回联应对,又被招为快婿。如此巧合,让王安石成就了金榜题名和洞房花烛两件人生喜事。






繁华元宵节: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元宵节是繁华的。元好问在《京都元夕》里写道:“炫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但繁华之处也不尽是欢乐。


田登做了郡守,很看重自己的名字,一旦下属不慎说出自己的名字,就要被鞭打,于是举州皆言灯为“火”。上元节放灯,下属就在闹市上书榜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这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由来。




多情元宵节里的残忍




元宵节是多情的。辛弃疾在《元夕》中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但元宵节也并不都是美好。


有一年南京人出灯谜,在一条巷子里有人出了个画谜,画上一个赤脚妇人抱了个大西瓜,谜目要猜本地一句俗语。谜底是“淮西妇人好大脚”。这是南京人嘲笑安徽女人的一句俗语。


谁料当时微服私访的朱元璋刚好从此路过,以为是讥讽皇后马氏。因为马皇后是淮西人,并且刚好长了一双大脚。朱元璋第二天就派兵把整条巷子的人全杀光了,朱元璋也成了“元宵节最残忍的皇帝”。






元宵节里的“袁消”故事




元宵节是青春的。唐寅曾在《元宵》里写道:“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但青春的岁月里也有故事。


当年的袁世凯复辟后,听到有人喊元宵,就想到“元宵”谐音“袁消”,就在1913年元宵节前,把“元宵”改成“汤圆”,后来又想“汤圆”谐音“汤袁”,成了“汤煮袁世凯”,于是又改成“汤团”。当时有歌谣:“大总统,洪宪年,元宵改名叫汤圆;明年元宵后,谁还叫汤团”?后来有人还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元年使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名著里的元宵节




元宵节与名著也有关联。《水浒传》里有三个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33回“宋江夜看小鳌山,花荣大闹清风寨”,66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大名府”,72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似乎热闹的元宵节总与打打杀杀有关。


而《三国演义》的元宵节则是悲惨的,69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中,耿纪五人计划在元宵佳节起兵讨伐曹操,因势孤力力单,最终事败,并连累三百多名官员,元宵节一时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西游记》里记述了天竺国的元宵节。在91回“金平府元夜观灯,玄英洞唐僧供状”中,唐僧师徒进城观灯,结果玄英洞的三个妖怪将唐僧摄入洞中,孙悟空三人与三个妖精进行数次大战,并搬来了二十八星宿的四木禽星来助战,最终救出了唐僧,继续西行。


《红楼梦》中的第1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第18回“林黛玉误剪香囊袋,贾元春归省庆元宵”,第53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重开宴”,第54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里面对元宵节都有精彩的描写。在54回里,凤姐为讨好贾母,一连说了两个“过正月半”的笑话,说完笑话,凤姐说:“咱们也该聋子放炮散了吧。”这与第一回癞头僧所念的“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前后呼应。贾府由“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盛世,走向“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衰败。


传统节日大都是关门阖家团聚,而元宵节是走出来参与社会活动。我们都是元宵节的主角。只要有人在,节日的庆典就会延续下去,今天重温元宵节,我们更能理解节日的本质和文化的意义,更能体会到我们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1、本文由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


:

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田登作郡文言文注释)

【本文标题和网址】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和原文(田登为郡守的文言文翻译) http://www.cqlxdl.com/news/102743.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04日 星期四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