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温柔短句>正文

契诃夫嫁妆读后感(契诃夫短篇小说嫁妆读后感)

  • 手动整理
  • 2022-09-25 07:30:01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97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3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嫁妆》,是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创作于十九世纪末,讲述了主人公对一个家庭的三次拜访经历。

第一次拜访,是主人公受奇卡玛索夫上校委托,去探望他的妻子和女儿。主人公看到,她们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做衣服用的纸样,她们正在缝制衣服。上校妻子告诉主人公,这是在给女儿做嫁妆。附近有一个大型市集,她们每年会买一些衣料,然后做整整一年的针线活。

第二次拜访,是7年以后,主人公顺路经过。这时,奇卡玛索夫上校刚刚过世,他的妻子和女儿穿着丧服,还在裁衣服、做衣服,准备着嫁妆。

第三次拜访,主人公只看到了上校妻子。老太婆带着丧章,面前摆着女儿的照片,还在继续做着针线活。不过,这时她做的针线活,已经不再是为女儿准备的嫁妆,而是做出来交给神甫。

小说中,还有另外一个人物,那就是奇卡玛索夫上校的弟弟,叶戈尔·谢梅内奇。他以前做官,后来受了气,便打算进修道院,但是修道院不肯收他,他只能寄居在上校家里。

在主人公的三次拜访中,第一次没有见到他,只听到了他在隔壁房间打呵欠;第二次看到了他的身影,在房间的前堂溜过去了;第三次终于看到了他,与上校妻子坐在一起,但是看到主人公,马上跳起来,跑掉了。

这位叶戈尔·谢梅内奇,充满着神秘感,与上校妻子之间,有没有更为复杂的其它关系,小说中并未说明。只是通过上校妻子的叙述,我们了解到他由于伤心喜欢喝酒,还经常把她们准备的嫁妆,拿出来送给朝圣的香客,用来拯救自己的灵魂。

至于在主人公的第三次拜访中,上校的女儿去了哪里?是去世了?还是出嫁了?小说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只是从丧章和照片等迹象,可以推测出,在很大概率上她已经去世。

而且,第三次拜访时,上校妻子还对主人公说了一句话,说自己成了游魂,似乎为上校女儿的死提供了更为有力的佐证。

但是,仅仅凭借这些迹象,也无法就此推断上校女儿确实去世了。可能上校妻子的丧章只是为他人佩戴。至于她用游魂形容自己,也可能只是为了表明自己的孤独。

然而,对于整篇小说来说,这些细节并不重要。因为,小说中最重要的,并不是人,而是那些她们耗费数年时间准备的嫁妆。

他们所有的人,都把这些嫁妆,当成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寄托。

上校妻子为女儿准备嫁妆,以完成自己身为母亲的使命;上校女儿为自己准备嫁妆,以通过出嫁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与生活;叶戈尔·谢梅内奇向别人送出嫁妆,以拯救自己的灵魂。

这些嫁妆,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以至于女儿不在了,已经成为游魂的上校妻子,还在做着针线活,好像继续准备着那早已失去意义的嫁妆。

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一个叫做老布的囚徒,被监狱囚禁了数十年,假释出狱后已无法适应外界环境,最后把自己吊死在了房梁上。

老布的狱友瑞德,闻知此事后,对于监狱生活非常感慨。

他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契诃夫笔下的嫁妆,其实就好像监狱的高墙,把上校的妻子和女儿,以及叶戈尔·谢梅内奇囚禁其中,让他们习惯于这样的生活,并最终依靠这样的生活继续生存。

但是,生活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契诃夫在描写上校的小房子时,特意写道:“小房子四周是人间天堂,树木葱茏,栖息着快乐的鸟雀”。

可是,那些嫁妆,却使他们看不到房子外面的人间天堂,只是让他们看到了房子里面堆满纸样、充满煤烟、散发着除虫粉气味的乏味生活。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来自于我们对世界的解释。

所以,对于这个世界,忧郁的人看到的是令人断肠的凄风苦雨,而快乐的人,看到的则是让人神怡的缕缕阳光。

因此,同一个世界,有人看来是地狱,有人看来是天堂。而上校一家人,看到的只是那被嫁妆绑缚的漫长人生。




【本文标题和网址】契诃夫嫁妆读后感(契诃夫短篇小说嫁妆读后感) http://www.cqlxdl.com/news/24140.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