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温柔短句>正文

李娃传读后感(李娃传读后感500字)

  • 手动整理
  • 2022-10-05 15:15:02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9580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4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左觸右蠻,◆○《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后因以“左觸右蠻”喻指争战的双方及其控制的区域。○金李俊民《乱后寄兄》诗:“萬井中原半犬羊,縱横大劍與長槍。晝烽夜火豈虚日,左觸右蠻皆戰場。”

遭觸(遭触),◆猶逢遇。○[漢][王充]《論衡‧幸偶》:“不幸遭觸而死,幸者免脫而生。不幸者,不僥幸也。”○[漢][王充]《論衡‧命義》:“幸者,謂所遭觸得善惡也。”

引申觸類(引申触类),◆見“引伸觸類”。

揚觸(扬触),◆謂箭先射中他物而後飛起觸及箭靶。○《儀禮‧大射》:“司射西面命曰,中離維綱,揚觸梱復,公則釋獲,眾則不與。”○[鄭玄]注:“揚觸者,謂矢中他物揚而觸侯也。”

傷觸(伤触),◆冒犯。○《水滸傳》第二一回:“便是小賤人有些言語高低,傷觸了押司,也看得老身薄面,自教訓他與押司陪話。”○《天雨花》第十一回:“只怪妮子多違拗,只恃嬌癡傷觸人。”◆补证条目■冒犯。○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二出:“不曉事底呆子,來傷觸人。”又:“小二哥,它是好人,莫要傷觸它。”

氣觸(气触),◆輕微地觸犯。○[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賈兒》:“或去其一石,則滾地作嬌啼,人無敢氣觸之。”

目觸(目触),◆目擊;目睹。○[清][蒲松齡]《聊齋志异‧捉鬼射狐》:“公長公[友三],為余姻家,其所目觸。”

面觸(面触),◆當面指責。○《史記‧汲鄭列傳》:“而[黯]常毀儒,面觸[弘]等徒懷詐飾智以阿人主取容。”

蠻争觸戰,◆见“蠻争觸鬭”。

蠻觸(蛮触),◆《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後以“蠻觸”為典,常以喻指為小事而爭鬥者。○[唐][白居易]《禽蟲》詩之七:“蟭螟殺敵蚊巢上,[蠻][觸]交爭蝸角中。”○[明][鄭若庸]《玉玦記‧訪姨》:“人生大夢信無憑,[蠻][觸]徒然有鬥爭。”○[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顧乃於電光石火之內,更興[蠻][觸]之兵戈,不夢中夢乎?”[趙樸初]《讀朱委員長瀘州詩敬作》詩:“舊時袍澤同盟侶,化為[蠻][觸]爭蝸涎。”

鹿觸(鹿触),◆[晉]孝子[許孜]為母墓道植松,被鹿所觸犯,[許]甚悲慟,後鹿忽為猛獸所殺。事見《晉書‧孝友傳‧許孜》。後以“鹿觸”為詩文典故。○[宋][蘇軾]《葉待制求先墳永慕亭》詩:“新松無鹿觸,舊柏有烏馴。”

接觸(接触),◆1.碰上;挨上;牽涉。○[梁啟超]《新民說‧釋新民之義》:“耳目所接觸,腦筋所濡染……皆使之有可以為一個人之資格。”○[蕭紅]《橋‧煩擾的一日》:“他沒有鞋子,並且他用裸露的膝頭去接觸一些冬天的石頭。”○[袁靜]《伏虎記》第十回:“如今,在夜幕的籠罩下,只有和天空接觸的地方,才顯出曲曲折折的輪廓。”○[孫厥]《新兒女英雄續傳》第二一章:“於是,談話就接觸到起義的一些具體問題了。”◆2.指人們間的接近交往。○[冰心]《我的鄰居》:“大學一年級的班很大,我同她接觸的機會不多。”徐懷中《西線軼事》一:“因為工作上無法分開,男女同志之間接觸很平常。”◆3.猶接火。用槍炮互相射擊。○[沈從文]《會明》:“他期待前線的接觸,卻又並不因為這些事。”○[魏巍]《東方》第二部第二章:“由你團派一個營同敵人保持接觸,邊打邊撤。”

角觸(角触),◆謂相互沖突,爭鬥。○[清][鄒容]《革命軍》第一章:“居處也,飲食也,衣服也,器具也,若善也,若不善也,若美也,若不美也,皆莫不深潛默運,盤旋于胸中,角觸于腦中。”

擊觸(击触),◆相打;碰撞。○[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駕登寶津樓諸軍呈百戲》:“如是數十對訖,復有一裝田舍兒者入場,念誦言語訖,有一裝村婦者入場,與村夫相值,各持棒杖互相擊觸,如相敺態。”○[清][唐孫華]《日晚放舟》詩:“來舟防擊觸,相喚各西東。”○[葉聖陶]《線下‧金耳環》:“烏黑的槍管在陽光中發亮;腰間的水瓶同琺琅杯擊觸有聲,響應着錯落不齊的步調。”

激觸(激触),◆猛烈觸擊。○[老舍]《駱駝祥子》二十:“他趕上一步去。四隻紅眼睛對了光,好像要在空氣中激觸,發出火花。”

共觸(共触),◆指[共工]頭觸[不周山]的傳說。○[唐][黃滔]《融結為河岳賦》:“星辰晝夜以明滅,烏兔東西而往復,則有龜負龍擎,文籍其陽九陰六;[共]觸[愚]移,傾缺其天樞地軸。”參見“共工”。

干觸(干触),◆觸犯。○《周書‧晉蕩公護傳》:“臣所以勤勤懇懇,干觸天威者,但不負[太祖]之顧託,保安國家之鼎祚耳。”○[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酒失》:“中丞因賜賞鑒,辟書府,及陪接萬里,星霜二年,正當策名之時,豈願固有干觸,此蓋命之牽陷,一至於此,實非常情之所料也。”

感觸(感触),◆接觸外界事物而引起的思想情緒。○[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禮》云:‘見似目瞿,聞名心瞿。’有所感觸,惻愴心眼。”○[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蓋興者,因物感觸,言在於此而意於彼。”○[巴金]《滅亡》第七章:“這要怪我,是我引起[杜先生]底感觸,叫他這樣激動。”

撫觸,◆抚摸;触摸。○钟春兰《一家人》:“犹豫间,她又脱下无名指上戴着的金戒指,有些不舍地抚触着,这可是当年嫁来陈家,婆婆给她的惟一东西。”○《新民晚报》2007.6.25:“多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能传递给婴儿爱的讯息,尤其是婴儿抚触。”

犯觸(犯触),◆觸犯。○[漢][王充]《論衡‧譏日》:“世俗既信歲時,而又信日。舉事若病、死、災、患,大則謂之犯觸歲月,小則謂之不避日禁。”○[晉][葛洪]《抱樸子‧百里》:“慮其結怨,反見中傷,不敢犯觸,而恣其貪殘矣。”○[前蜀][杜光庭]《趙球司徒疾病修醮拜章詞》:“或興修有犯觸之非,或土木有侵傷之所。”

鬥觸(斗触),◆撞擊。○[唐][張鷟]《朝野僉載》卷二:“諸木起立空中,自相搏擊,聲若雷霆,鬥觸摧折,繽紛如雨。”

頂觸(顶触),◆猶頂撞。○《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那日問時,我料的你與[計姨夫]每人至少得二十五板,後來他撾了撾籤,憑[計姨夫]頂觸了一頓,束住了手不打,把眾人都詫異的極了。”

點點觸觸,◆见“點點搠搠”。

點觸(点触),◆觸動。○[郭沫若]《文藝論集‧神話的世界》:“但它偶爾一點觸到詩人的心機,便成就了一幅綺麗的織錦。”◆补证条目■触动。○《解放日报》2003.8.4:“同时每天证券市场的要闻、任何一支股票的全部相关资料,以及专家对大盘和个股的分析,都会实时出现在手机上,让您轻轻点触间就掌握了第一手的投资信息。”

刺觸(刺触),◆刺激;影響。○[康有為]《大同書》緒言:“凡大地萬國之宮室、服食、舟車、什器、政教、藝樂之神奇偉麗者,日受而用之,以刺觸其心目,感蕩其魂氣。”○[黃遠庸]《朱芷青君身後徵賻序》:“故名人之作,或刺觸一世之思潮、或刺觸一社會之思潮、或刺觸一人之思潮,乃至刺觸一動物一剎那之思潮。”

觸罪(触罪),◆1.犯罪。○《荀子‧正論》:“以為治邪?則人固莫觸罪,非獨不用肉刑,亦不用象刑矣。”○[唐][柳宗元]《愚溪對》:“唯觸罪擯辱愚陋黜伏者,日侵侵以游汝,闖闖以守汝。”○[明][唐順之]《與雷古和提學書》:“雖愚者亦知其足以觸罪而無所得矣。”◆2.獬豸的別稱。相傳獬豸能觸不正,辨奸佞,故稱。○[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序:“草名指佞,便辟去朝;獸稱觸罪,姦回放黜。”參見“獬豸”。

觸置(触置),◆因觸忤而被棄置。○[南朝][宋][謝靈運]《勸伐河北表》:“久欲上陳,懼在觸置,蒙賜恩假,暫違禁省。”

觸着(触着),◆觸及,觸到。○《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祕書道:‘不必說破,侍御只牢牢記着“稠桑王老”四字,少不得有相會之處。’……[行修]聽得‘稠桑’二字,觸着便自上心。”○[魯迅]《花邊文學‧玩笑只當它玩笑(上)》:“用玩笑來應付敵人,自然也是一種好戰法,但觸着之處,須是對手的致命傷,否則,玩笑終不過是一種單單的玩笑而已。”

觸戰(触战),◆參加戰鬥。○《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欲殺妻子,燔寶器,觸戰以死。”

觸雨(触雨),◆趁雨;冒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槐柳楸梓梧柞》:“每天雨時,即觸雨折取春生少枝,長一赤已上者,插著壟中……三歲成椽。”

觸引(触引),◆猶觸發。○[清][方文]《夜泊張秋》詩:“嗚咽澗下泉,慘悽江上雨,聽者不能寐,觸引愁千縷。”

觸意(触意),◆觸發情意。○[三國][魏][張邈]《自然好學論》:“民生也直,聚而勿教;肆心觸意,八情必發。”◆补证条目■触发情意。○宋秦观《蝶恋花》词:“到眼物情都觸意,如何制得相思淚?”

觸衣(触衣),◆內褲的別稱。○《五燈會元‧大溈哲禪師法嗣‧光孝慧蘭禪師》:“嘗以觸衣書七佛名,叢林稱為[蘭布褌]。”○[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服器一‧褌襠》:“褲,犢鼻,觸衣,小衣。”○《正字通‧衣部》:“褲,一名觸衣,俗呼小衣。”

觸羊(触羊),◆觸藩之羊。比喻處於困境。○[明][無心子]《金雀記‧集賢》:“浮生若寄,何須着意奔忙;笑殺紅塵客,行蹤類觸羊。”參見“觸藩羝”。

觸眼(触眼),◆1.目光所及。○[元][吳萊]《夕乘月渡荊門閘》詩:“初更渡[荊門],觸眼舟楫亂。”○[清][陳維崧]《倒犯‧秋日雲臣齋頭同大士展故友蔣瞻武遺墨感賦》詞:“觸眼見,官奴數行。○《韭花》遺蹟,零紈碎墨,秋光映碧。”◆2.顯眼;引人注目。○《兒女英雄傳》第九回:“這三千金,通共也不過二百來斤,怕帶不了去;但是東西狼犺,路上走着,也未免觸眼。”◆3.看不順眼。○《蕩寇志》第一○四回:“[蔡京]又說:‘總為[郭盛]一案,提動天怒,所以我們這邊十分觸眼,轉顯得[陳希真]那邊十分湊趣。’”◆补证条目■目光所及。○宋黄庭坚《次韵文潜立春日》之三:“江山也似隨春動,花柳真成觸眼新。”

觸緒(触绪),◆觸動心緒。○[唐][令狐楚]《為樓煩監楊大夫請朝覲表》:“臣聞心孤者觸緒而悲,意切者發言皆懇。”○[清][陳夢雷]《抒哀賦》:“喪紀其一周兮,徒囚首而懷故鄉;觸緒以興愴兮,重閟咽而抑傷。”○[清][錢之青]《風阻岳州》詩:“昔賢臨望處,觸緒感懷多。”

觸興(触兴),◆即興,隨感起興。○[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銓賦》:“至於草區禽旅,庶品雜類,則觸興致情,因變取會。”

觸邪冠(触邪冠),◆即獬豸冠。神獸獬豸,能觸奸邪。古代為法冠之飾。○[唐][劉長卿]《爪洲驛餞張侍御》詩:“風生趨府步,筆偃觸邪冠。”參見“獬豸冠”。

觸邪(触邪),◆1.謂辨觸奸邪。古代傳說中有神羊,名獬豸,能辨邪觸不正者。○《晉書‧束晰傳》:“朝養觸邪之獸,庭有指佞之草。”○[唐][元稹]《彈奏劍南東川節度使狀》:“臣職在觸邪,不勝其憤,謹錄奏聞,伏候敕旨。”○[明][無名氏]《鳴鳳記‧幼海議本》:“青瑣初開散御香,掀髯長笑入朝陽,觸邪自信有神羊。”○[清][方文]《太湖壽李溉林明府百韻》:“觸邪承密勿,持法定訏謨。”◆2.即觸邪冠。○[唐][蘇頲]《同餞陽將軍兼源州都督御史中丞》詩:“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清][金義植]《懷高武康侍御軍臺》詩:“身訝新擐甲,冠為舊觸邪。”參見“觸邪冠”。

觸物(触物),◆接觸景物、事物。○[晉][張載]《七哀詩》之二:“哀人易感傷,觸物增悲心。”○[唐][盧綸]《上巳日陪齊相公花樓宴》詩:“持杯凝遠睇,觸物結幽情。”

觸污(触污),◆猶玷污。○[元][李壽卿]《度柳翠》第二摺:“為你在人間觸污聖僧羅漢,牛頭鬼力將[柳翠]斬訖報來。”○[明][湯顯祖]《牡丹亭‧詰病》:“怕腰身觸污了柳精靈,虛囂側犯了花神聖。”◆补证条目■犹玷污。○南唐尉迟偓《中朝故事》:“婢曰:‘娘子將欲産,卧之。’夕聞空中有語曰:‘汝須出觀外,無觸污吾清境。不然,吾當殺汝。’”

觸塗(触涂),◆亦作“觸途”。◆處處,各處。○[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北面事親,別舅摛《渭陽》之詠;堂上養老,送兄賦[桓山]之悲,皆大失也。舉此一隅,觸塗宜慎。”○《舊唐書‧崔融傳》:“船有大小,載有少多,量物而稅,觸途淹久。”○《說郛》卷六九引[宋高宗]《翰墨志》:“至若虎視狼顧,龍駭獸奔,或草聖草賢,或絕倫絕世,宜合天矩,觸塗造極。”

觸途(触途),◆見“觸塗”。

觸突(触突),◆1.冒犯。○[晉][袁宏]《後漢紀‧桓帝紀下》:“殘酷之吏不顧無辜之害,欲使聖朝必加罰於臣宗,是以不敢觸突天威,而自竄山林。”○[元][柯丹丘]《荊釵記‧責婢》:“小梅香,待回言,恐觸突了使長。”○《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媽媽也幾遍教女兒打發[李甲]出院,見女兒不統口,又幾遍將言語觸突[李公子],要激怒他起身。”◆2.突擊;抵突;沖撞。○《後漢書‧西羌傳》:“其兵長在山谷,短於平地,不能持久,而果於觸突,以戰死為吉利,病終為不祥。”○[三國][魏][曹植]《七啟》:“哮闞之獸,張牙奮鬣,志在觸突,猛氣不慴。”○[宋][趙叔向]《肯綮錄‧俚俗字義》:“觸突人曰揨觸。”○[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三七:“凡栽樹訖,皆不用手捉,及六畜觸突。”

觸通(触通),◆見“觸類旁通”。

觸損(触损),◆因觸忤而受到損害。○[明][湯顯祖]《牡丹亭‧詰病》:“因何瘦壞了玉娉婷?你怎麼觸損了嬌情性?”

觸死(触死),◆犯死罪。○《漢書‧東方朔傳》:“糞土愚臣,忘生觸死。”○[顏師古]注:“忽忘其生而觸死罪也。”○《後漢書‧郅壽傳》:“臣所以敢犯嚴威,不避夷滅,觸死瞽言,非為[壽]也。”

觸絲(触丝),◆投入羅網。○[漢][班固]《西都賦》:“鳥驚觸絲,獸駭值鋒。”

觸衰(触衰),◆倒霉,觸霉頭。○[高雲覽]《小城春秋》第四八章:“所有吃監獄飯的人都忌憚挨犯人的咒罵,怕‘觸衰’,怕犯煞氣。”

觸受(触受),◆觸及,遭受。○[清][汪價]《<三儂贅人廣>自序》:“四人啟戶而視,觸受風色,心目迷眩,一時俱到。”

觸手生春(触手生春),◆一動手就轉成了春天,富有生機。形容技術高明神奇。○[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然以[杜][韓]與之比較,一則用力而不免痕跡,一則不用力而觸手生春:此仙與人之別也。”

觸手(触手),◆1.猶污手。某些民族的一種習慣,以左手進食;右手則接觸穢物,稱為“觸手”。○[宋][岳珂]《桯史‧番禺海獠》:“[番禺]有海獠雜居……旦輒會食,不置匕箸,用金銀為巨槽,合鮭炙、粱米為一,灑以薔露,散以冰腦。坐者皆寘右手于褥下不用,曰此為觸手,惟以溷而已,群以左手攫取,飽而滌之。”按,此指居住在當地的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或[阿拉伯]人。2.水螅等低等動物的感覺器官。多生在口旁,狀如絲或手指,藉以感觸外物,亦可用來捕食。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鸚鵡螺》:“鸚鵡螺為軟體動物,有四鰓,口之周圍多絲狀觸手。”

觸事(触事),◆1.猶遇事。○[晉][郭璞]《<方言>序》:“余少玩雅訓,旁味方言,復為之解。觸事廣之,演其未及,摘其謬漏,庶以燕石之瑜,補琬琰之瑕。”○[明][張居正]《答符卿徐繼齋書》:“苟生竊祿,無所建明,觸事感時,憮然自失。”○[清][紀昀]《<考工記圖>序》:“觸事廣義,俾古人制度之大,暨其禮樂之器,昭然復見於今茲。”◆2.謂擔任職司。○[唐][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愛才不擇行,觸事得讒謗。”○[唐][張鷟]《游仙窟》:“余答曰:‘下官是客,觸事卑微,但避風塵,則為幸甚。’”◆补义条目■触处;事事。○晋司马休之《上表自陈》:“陛下四時膳御,觸事懸空,宫省供奉,十不一在。”○唐李含光《表奏十三通》:“臣自嬰風疾,十載有餘,形衰力弱,觸事俱廢。”○宋王安中《小重山·相州荣归池上作》词:“淩波新恨儘難忘。分攜也,觸事著思量。”

觸氏(触氏),◆《莊子》寓言中的蝸角小國名。○《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參見“觸蠻”。

觸時(触时),◆觸犯時忌。○[漢][王充]《論衡‧辨祟》:“占射事者必將復曰:‘移徙觸時,往來不吉。’”

觸石決木(触石决木),◆比喻莽撞蠻幹。○[漢][揚雄]《太玄‧難》:“次八,觸石決木,維折角。測曰:觸石決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剛,故非所任也。”

觸石(触石),◆1.《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觸石而出,膚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爾。”後以“觸石”謂山中雲氣與峰巒相碰擊,吐出雲來。○《文選‧左思<蜀都賦>》:“岡巒糾紛,觸石吐雲。”○[李善]注:“《春秋元命苞》曰:山有含精藏雲,故觸石而出也。”○[唐][李正辭]《賦得白雲起封中》:“千年[泰山]頂,雲起[漢皇]封。不作奇峰狀,寧分觸石容。”◆2.指險峰。○[晉][陸雲]《喜霽賦》:“靖屏翳之洪隧兮,戢[太山]之觸石。”○《文選‧郭璞<江賦>》:“播靈潤於千里,越[岱宗]之觸石。”○[李周翰]注:“江中起雲霧,疾速乃超越也。”

觸射(触射),◆猶觸擊。○[康有為]《大同書》甲部第一章:“號為承平,其實普天之家室,皆怨氣之沖盈,爭心之觸射,毒於黃霧而塞於寰瀛也。”

觸山(触山),◆《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後以“觸山”喻力大無窮。○[南朝][梁][劉孝標]《辨命論》:“觸山之力無以抗,倒日之誠弗能感。”○《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魯莊公]曰:‘[鮑叔牙]挾忿而來,加以[宋]助,[南宮長萬]有觸山舉鼎之力,吾國無其對手,兩軍并峙,互為犄角,何以禦之?’”

觸熱(触热),◆1.冒着炎熱。○[漢][崔駰]《博徒論》:“﹝博徒﹞乃謂曰:‘子觸熱耕耘,背上生鹽。’”[唐][杜甫]《送高書記》詩:“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清][無名氏]《燕臺口號》之十六:“往來觸熱人告許,一晌心涼恐未能。”◆2.比喻煩躁易怒。○[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摺:“從今後無倒斷嗟呀怨咨,我去這觸熱也似官人行將禮數使。”

觸情(触情),◆1.觸動情欲。○[漢][劉向]《列女傳‧魯公乘姒》:“待禮然後動,不苟觸情,可謂貞矣。”○[晉][葛洪]《抱樸子‧崇敬》:“觸情縱欲謂之非人。”◆2.合乎情理。○[三國][魏][嵇康]《釋私論》:“值心而言,則言無不是;觸情而行,則事無不吉。”

觸器(触器),◆便桶。○《五燈會元‧西天祖師‧六祖彌遮迦尊者》:“乃入城,於闤闠間有一人手持酒器,逆而問曰:‘師從何方來,欲往何所?’祖曰:‘從自心來,欲往無處。’曰:‘識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觸器而負淨者。’”[宋][洪邁]《夷堅三志辛‧螺治閉結》:“客曰:‘此易事耳,待奉施一藥。’即脫靴入水,探一大螺而出曰:‘事濟矣。持抵其家,以鹽半匕和殼生搗碎,置病者臍下三寸三分,用寬帛緊繫之,仍辦觸器以須其通’……曾未安席,砉然暴下,醫媿歎而散。”○[明][王世貞]《弇州史料後集‧嚴氏侈具》:“[世籓]當籍,有金絲帳,纍金為之,輕細洞徹,有金溺器、象牙廂、金觸器之類。”

觸逆(触逆),◆觸犯違逆。○《紅樓夢》第九回:“上有[賈珍]溺愛,下有[賈蓉]匡助,因此族中人誰敢觸逆於他。”◆补证条目■触犯违逆。○《尔雅·释诂下》“遘、逢、遇,逆也”晋郭璞注:“轉復爲相觸逆。”

觸目傷心(触目伤心),◆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傷悲。○[清][宣鼎]《夜雨秋燈錄‧阮封翁》:“赤貧者無力賃屋,男婦老幼皆露處。忽澍雨滂沱,立泥淖中,相向而哭。翁觸目傷心,計極窮人不過百十,費無多,思有以援之。”○[冰心]《集外‧莊鴻的姊姊》:“平日這燈下,便是我們的天堂;今日卻成了地獄了,沒有一個地方一件事情,不是使我觸目傷心的。”○[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五:“所有這些觸目傷心的事,都發生在七十年代的[葫蘆壩]上。”亦作“觸目傷懷”。○[朱自清]《背影》:“那知老境卻如此頹唐!他觸目傷懷,自然情不能自己。”

觸目傷懷(触目伤怀),◆見“觸目傷心”。

觸目警心(触目警心),◆看到某種情況,心中引起警覺。○[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大學‧傳第六章一》:“如為子而必誠於孝,觸目警心,自有許多痛癢相關處。”○《掃迷帚》第二四回:“貴友既著有《醒迷文》,俟寄到時,明歲開設學堂,可鈔貼各鄉鎮講堂,以便教習隨時講解,俾學生觸目警心。”◆补证条目■看到某种情况,心中引起警觉。○宋郑兴裔《戒石铭跋》:“勒石州縣,使守令僚佐觸目警心,務求爲良吏。”

觸目驚心(触目惊心),◆看到某種情況而內心震驚。形容事態嚴重,引起震動。○[清]林則徐《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瞿秋白]《餓鄉紀程》七:“我們從[奉天]到[哈爾濱]沿路觸目驚心,都是[日本]人侵略政策的痕跡。”◆补证条目■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震动。○明无名氏《鸣凤记·二臣哭夏》:“李大人,聞言興慨,觸目驚心。”

觸目經心(触目经心),◆見到而縈煩於心。○[明][何大復]《感春》詩:“風光物色元非惡,觸目經心偏苦情。”

觸目(触目),◆1.目光所及。○《晉書‧習鑿齒傳》:“來達[襄陽],觸目悲感,略無歡情。”○[宋][歐陽修]《采桑子》詞:“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沈從文]《新景與舊誼‧新湘行記》:“忽然又來到這麼一個地方,記憶習慣中的文字不免過於陳舊了,觸目景物人事卻十分新。”◆2.顯眼;引人注目。○[明][無名氏]《鳴鳳記‧拜謁忠靈》:“忠義關心,奸邪觸目,莫非感慨。”○[清][沈覆]《浮生六記‧浪游記快》:“而觀其或亭或臺,或牆或石,或竹或樹,半隱半露間,使遊人不覺其觸目;此非胸有丘壑者斷難下手。”○[曹禺]《雷雨》第一幕:“觸目的是一張舊相片,很不調和地和這些精緻東西放在一起。”

觸民(触民),◆《莊子》寓言中的蝸角小國[觸國]的百姓。○[唐][盧照鄰]《釋疾文‧命曰》:“[觸]民居蝸而爭地,龍伯釣鼇而訴天。”參見“觸蠻”。

觸冒(触冒),◆1.抵觸冒犯。○《國語‧周語中》:“且其狀,方上而銳下,宜觸冒人,王其勿賜;若貪陵之人來,而盈其願,是不賞善也。”○《後漢書‧朱浮傳》:“[魏公子]顧朋友之要,觸冒強[秦]之鋒。”○《初刻拍案驚奇》卷八:“小人觸冒山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2.冒着;接觸。○[宋][曾鞏]《又祭亡妻晁氏文》:“若夫觸冒川途,幾數千里,使保清謐,則惟餘休。”○[明][唐順之]《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觸冒霜露,始自皮毛,轉客臟胃,浸閼郁,壅而不散。”○[清][俞正燮]《貞女說》:“[勤]遇病喪沒,鄰比斷絕,[曠]觸冒經營,尋復病亡。”◆补证条目■冒着;接触。○《生经·佛说是我所经》:“爾時有一尊長者,財富無量,金銀珍寶不可稱數。勤苦治生,飢渴寒熱,觸冒諸難,憂戚諸患,不以道理,積此財業。”○《经律异相·先给四仙人后生为国王》:“梵志恚曰:本要云何而先獨食?駡曰:咄!兇咒子!但給資糧驅令出國,獨涉遠路觸冒寒暑,疲極憔悴而到他國。”

觸蠻(触蛮),◆《莊子‧則陽》:“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爭地而戰,伏屍數萬。”○[觸]和[蠻],古代寓言中蝸牛角上的兩個小國。後因以“觸蠻”稱因爭細微私利而興師動眾。○[清][黃遵憲]《旋軍歌》之八:“何洲何地爭[觸][蠻],看余馬首旋。”○[趙樸初]《擬寒山》詩:“殺聲動天地,[觸][蠻]酣大戰。”◆补证条目■○《庄子·则阳》:“有國於蝸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於蝸之右角者曰蠻氏。時相與争地而戰,伏尸數萬。”■触和蛮,古代寓言中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后因以“觸蠻”称因争细微私利而兴师动众。○宋程泌《贺新郎·寿李端明》词:“看人間,紛紛如飢烏腐鼠,觸蠻交戰。”

觸羅(触罗),◆1.投入羅網。○[唐][白居易]《感興》詩之二:“魚能深入寧憂釣,鳥解高飛豈觸羅。”◆2.打魚。謂隱退。○[唐][李群玉]《留別馬使君》詩:“俱來海上歎煙波,君佩銀魚我觸羅。”

觸露(触露),◆觸到露水。指清晨。○《古詩源‧古諺古語》:“觸露不掐葵,日中不翦韭。”

觸鹿(触鹿),◆典出《晉書‧孝友傳‧許孜》:“俄而二親沒,柴毀骨立,杖而能起,建墓於縣之[東山],躬自負土……鎮宿墓所,列植松柏亙五六里。時有鹿犯其松栽,[孜]悲歎曰:‘鹿獨不念我乎!’明日,忽見鹿為猛獸所殺,置於所犯栽下。”後因以“觸鹿”謂孝感所至,墓地無奔走撞犯之鹿患的典故。○[宋][蘇軾]《同年程德林求先墳‧思成堂》詩:“養松無觸鹿,助祭有馴烏。”○[清][顧炎武]《墓後結廬三楹作》詩:“舊栽松樹無觸鹿,惟有老柏銜悲枯。”

觸龍鱗(触龙鳞),◆觸犯龍的逆鱗。比喻臣子對君主的過失犯顏直諫。○《後漢書‧李雲傳》:“故敢觸龍鱗,冒昧以請。”亦省作“觸鱗”。○《舊唐書‧高宗紀論》:“虛襟似納於觸鱗,下詔無殊於扇暍。”○[明][王世貞]《讀陳僉事祚遺事有感》詩:“愛主投經術,如何遂觸鱗。”

觸鱗(触鳞),◆見“觸龍鱗”。

觸類旁通(触类旁通),◆《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又《乾》:“六爻發揮,旁通情也。”後以“觸類旁通”謂掌握了某一事物規律,就能推知同類事物。○[清][章學誠]《文史通義‧詩話》:“觸類旁通,啟發實多。”○[朱自清]《“海闊天空”與“古今中外”》:“我真高興,得着兩個新鮮的意思,讓我對於生活的方法,能觸類旁通的思索一回。”亦作“觸類而通”。○《說郛》卷七七引[宋][李之彥]《東谷所見‧壽命福德》:“人之念慮一正,則萬善可觸類而通;行一善,則萬善皆萌櫱于此。”○[清][顧炎武]《與友人論<易>書》之一:“而夫子作大象,多於卦爻之辭之外,別起一義以示學者,使之觸類而通,此即舉隅之說也。”亦省作“觸通”。○[清][侯方域]《與陳定生論詩書》:“當其勝絕,變動難拘,是惟心知其意者,觸通而已。”

觸類而通(触类而通),◆見“觸類旁通”。

觸類而長(触类而长),◆語本《易‧繫辭上》:“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孔穎達]疏:“謂觸逢事類而增長之。”意謂掌握一類事物知識或規律,就能據此而增長同類事物知識。○[三國][魏][嵇康]《琴賦》:“其餘觸類而長,所致非一,同歸殊途,或文或質。”○[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誄碑》:“至於序述哀情,則觸類而長。”○[唐][劉知幾]《史通‧因習》:“觸類而長,實繁其徒。”○[章炳麟]《訄書‧清儒》:“[焦循]為《易通釋》,取諸卦爻中文字聲類相比者,從其方部,觸類而長,所到冰釋。”

觸類(触类),◆1.接觸相類事物。○[晉][葛洪]《抱樸子‧祛惑》:“雖聖雖明,莫由自曉。非可以歷思得也,非可以觸類求也。”○[唐][杜甫]《上水遣懷》詩之四:“善知應觸類,各藉穎脫手。”○[清][王夫之]《雪賦》:“汾雲空白,眄江漢以無方;塞草不青,睠關山而奚至。莫不俯仰同情,悲生觸類。”參見“觸類旁通”。2.遇事。○《梁書‧侯景傳》:“[澄]天性險忌,獨類猜嫉,諂諛迭進,共相搆毀。”◆3.各種;每項。○[唐][白行簡]《李娃傳》:“﹝姥﹞乃命娃出。明眸皓腕,舉步艷冶。生遽驚起,莫敢仰視。與之拜畢,敘寒燠,觸類妍媚,目所未睹。”○[宋][文瑩]《續湘山野錄》:“未周歲,而公主告卒。國主傷悼悲泣曰:‘吾不欲再睹[劉生]之面。’敕執政削其官籍,一簪不與,卻送還[洪州]。生恍若夢覺,觸類如舊。”○[清][蒲松齡]《聊齋志异‧蕙芳》:“已而以手探入,壺盛酒,柈盛炙,觸類熏騰。”

觸覺(触觉),◆皮膚、毛髮與物體接觸時的感覺。比喻敏銳的感覺。徐興業《金甌缺》第十九章:“太學生觸覺靈敏,反應迅速,對社會輿論往往起着帶頭作用。”

觸景生情(触景生情),◆看到眼前景象因而產生某種感情。○[清][趙翼]《甌北詩話‧白香山詩》:“坦易者多觸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頭語,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楊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有的觸景生情想起家鄉在低聲嘆氣。”○[秦牧]《藝海拾貝‧小羊的刺激》:“在那種地方,當時的人們觸景生情,不知道寫下多少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詩篇。”

觸景傷心(触景伤心),◆見“觸景傷情”。

觸景傷情(触景伤情),◆看到眼前景象而引起傷感之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司戶自此赴任[襄陽],一路上鳥啼花落,觸景傷情,只是想着[盼奴]。”○《冷眼觀》第二回:“但相隔不過三易寒暑,而[秦淮河]一帶樓臺,已非昔比,一時觸景傷情,不意致勞下問,死罪死罪!”[柳青]《創業史》第一部第八章:“他來到這裏,觸景傷情,已經默然用指頭抹了幾回眼淚。”亦作“觸景傷懷”、“觸景傷心”。○《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六:“夜來皓魄當空,澄波萬里,上下一碧,[燦若]獨自無聊,觸景傷懷,遂爾口占一曲。”○[谷風]《加勒比海上的黃昏》:“現在舊地重游,怎麼能不觸景傷懷!”○《吳歌甲集‧茅舍蕭蕭傍竹籬》:“茅舍蕭蕭傍竹籬,西風慘淡雨霏霏,其時黃菊花初放,觸景傷心最慘悽。”

觸景傷懷(触景伤怀),◆見“觸景傷情”。

觸景(触景),◆見到眼前情景。○[元][黃溍]《題清華亭》詩:“觸景幽興多,接物道機熟。”○[元][王冕]《金陵行送余局官》詩:“高樓如天酒如海,觸景令人生感慨。”○[清][趙翼]《甌北詩話‧李青蓮詩》:“詩人遇題觸景,即有吟詠,豈必皆有所為耶?”

觸禁(触禁),◆觸犯禁忌。○《漢書‧食貨志下》:“民搖手觸禁,不得耕桑,繇役煩劇,而枯旱蝗蟲相因。”

觸角(触角),◆1.昆蟲、軟體動物或甲殼類動物感覺器官之一,生在頭上,一般呈絲狀。也叫觸鬚。徐珂《清稗類鈔‧動物‧細腰蜂》:“細腰蜂,觸角短而彎曲,體色多黑。”◆2.比喻最敏感的試探性的先頭部分。○[郭沫若]《洪波曲》第八章一:“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意念,要把文化的觸角盡量往民間伸出去。”

觸及(触及),◆觸動到。○[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七章五:“因此,他決定在運動的‘第二階段’狠狠觸及一下他的靈魂!”

觸擊(触击),◆1.撞擊。○《史記‧封禪書》:“於是上使驗小方,鬥棋,棋自相觸擊。”○[葉聖陶]《夜》:“‘他們留着字條呢!’他說着,衣袋裏有銅元觸擊的聲音。”◆2.謂相抵觸。○[章炳麟]《訄書‧訂孔》:“《論語》者晻昧,《三朝記》與諸告飭、通論,多自觸擊也。”

觸激(触激),◆相互撞擊;沖擊。○[唐][柳宗元]《石澗記》:“交絡之流,觸激之音,皆在床下。”○[清]徐葆光《上灘行》:“順流雖云樂,觸激無堅完。”○[章炳麟]《文學說例》:“蓋其弦誦相授,素由耳治,久則音節諧熟,觸激唇舌,不假思慮,而天縱其聲。”

觸機落穽,◆触动机关,掉进陷阱。比喻自陷险境。○明沈璟《义侠记·奇功》:“葉子盈,我遭逢時乖運梗,你爲甚也觸機落穽?”

觸機(触机),◆1.遇到機會。○《舊唐書‧韋思謙傳》:“吾狂鄙之性,假以雄權,觸機便發,固宜為身災也。”◆2.觸犯機阱。○[宋][司馬光]《歸田詩》之二:“紱冕誠虛器,簪裳悉畏塗。觸機身未保,好直道先孤。”◆3.觸動靈機;碰巧。○[清][吳熾昌]《客窗閑話初集‧假和尚》:“途遇一僧,醉臥於道,身畔有擔,生觸機而嘆曰:‘噫,是可為也。’”徐興業《金甌缺》第十四章:“他最初考慮這個行動時,偶然和觸機的成分很大。”

觸禍(触祸),◆遭受禍殃。○[漢][王充]《論衡‧辨祟》:“人不觸禍不被罪,不被罪不入獄。”

觸寒(触寒),◆冒寒。○《東觀漢記‧東平憲王蒼傳》:“四年,[蒼]上疏願朝,上以王觸寒涉道,使中謁者賜乘輿貂裘。”○《梁書‧武帝紀下》:“勤於政務,孜孜無怠。每至冬月,四更竟,即敕把燭看事,執筆觸寒,手為皴裂。”

觸挂(触挂),◆猶觸犯。○《隋書‧刑法志》:“[綽]再拜請曰:‘臣有死罪三。臣為大理少卿,不能制馭掌固,使[曠]觸挂天刑,死罪一也。’”

觸感(触感),◆因接觸而引起反應。○[晉][郭璞]《山海經圖贊‧九鍾》:“九鍾將鳴,凌霜乃落,氣之相應,觸感而作。”○[明][顧起綸]《<國雅品>序》:“夫[韓嬰]作《傳》,聿興觸感之情;[匡鼎]說《詩》,頗適解頤之趣。”○[馬其昶]《<古文辭類纂>標注序》:“夫文字之見,隨所觸感,各肖其性識才學以出,其淺深高下不同之致,奚啻九級之臺乎?”

觸犯(触犯),◆冒犯;沖撞。○[漢][王充]《論衡‧難歲》:“豈獨抱器載物,去宅徙居觸犯之者而乃責之哉!”[唐][韓愈]《賀冊尊號表》:“微臣幸生聖代,觸犯刑章,假息海隅,死亡無日。”○[明][高啟]《四臣論》:“正言不迴,觸犯忌諱。”徐遲《牡丹》三:“那個宴會上的主人很生氣,他被觸犯了。”

觸法,◆触犯法律或法规。○《山东工人报》1988.5.10:“所以,问题的症结不是无法可依,而是执法不严,触法不究。”○《解放日报》2001.4.19:“特别制定了多条‘游戏规则’,如果有代理中介公司一旦‘触法’,即时会被清除出局。”

觸發(触发),◆觸動引發。○《隋書‧音樂志上》:“萌生觸發,歲在春。○《咸池》始奏,德尚仁。”○[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五:“大抵登山臨水,足以觸發道機,開豁心志,為益不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回:“這回我過[上海]時,偶然看見一件奇事,如今觸發着了,我才記起來。”○[魯迅]《南腔北調集‧真假堂吉訶德》:“無論念幾千萬遍‘不仁不義’或者《金光明咒》,也不會觸發[日本]地震,使它陸沉大海。”

觸鬥蠻爭(触斗蛮争),◆[觸]和[蠻]。○《莊子》寓言中蝸牛角上兩個小國。見《莊子‧則陽》。後因以“觸鬥蠻爭”喻為私利而爭鬥。○[清][尤侗]《駐雲飛‧十空曲》:“豎子英雄,[觸]鬥[蠻]爭蝸角中。”○[清][王韜]《答強弱論》:“[觸]鬥[蠻]爭,由造物主觀之,不值一笑。”參見“觸蠻”。

觸動(触动),◆1.激起;打動。○《朱子語類》卷四二:“方說得緩慢,人便不將做事,須是說得緊切,要忽然間觸動他。如被人罵,便說被人打;被人打,便說人要殺。蓋不如此,不足以觸動他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因看了他,觸動了詩興,要作一兩首思親詩。”○[李準]《李雙雙》第四章:“[喜旺]觸動心事,悶聲不響。”◆2.觸犯。○[毛澤東]《堅持艱苦奮鬥‧密切聯繫群眾》:“一觸動到他個人的利益,就雙淚長流。”◆3.碰撞。如:他在暗中摸索了半天,忽然觸動了什麼東西,響了一下。

觸電(触电),◆人或動物接觸較強電流。機體觸電會受到破壞,甚至死亡。亦比喻受到強烈的刺激。○[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母親的末一句話,像一根鋼針戳入他的耳朵裏,觸電一般驀然抬起頭。”○[方之]《歲交春》:“‘啊,她家在[橫梁]!’老頭子像觸電似地驚叫起來。”

觸地號天(触地号天),◆呼天搶地。形容悲痛之極。○[明][張敬修]等《文忠公行實》:“既出,遂觸地號天,幾不可生。”

觸地(触地),◆到處,遍地。○《尹文子‧大道上》:“今以禮義招仁賢,所得仁賢者,萬不一焉;以名利招不肖,所得不肖者,觸地是焉。”○[唐][張鷟]《游仙窟》:“須臾之間,忽至松柏巖,桃華澗,香風觸地,光彩遍天。”○[清][吳偉業]等《梅花庵同林若撫話雨聯句》:“觸地詞源湧,推鋒筆陣銛。”

觸刺(触刺),◆抵觸刺殺。○[漢][王充]《論衡‧物勢》:“夫人以刃相賊,猶物以齒角爪牙相觸刺也。”

觸觸生(触触生),◆[北周][熊安生]避大官諱的阿諛自稱。○《北史‧儒林傳下‧熊安生》:“﹝[安生]﹞將通名,見[徐之才]、[和士開]二人相對,以[徐之才]諱‘雄’,[和士開]諱‘安’,乃稱‘觸觸生’,群公哂之。”

觸處機來(触处机来),◆謂觸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機悟。○《紅樓夢》第一一六回:“眾人都見他忽笑忽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舊病;豈知[寶玉]觸處機來,竟能把偷看冊上的詩句牢牢記住了。”

觸處(触处),◆到處,隨處。極言其多。○《南史‧循吏傳序》:“凡百戶之鄉,有市之邑,歌謠舞蹈,觸處成群,蓋[宋]世之極盛也。”○[明][劉基]《蝶戀花》詞:“白水茫茫煙渺渺。原野高低,觸處生芳草。”○[清][侯銓]《送西京再至京師次西澗翁韻》:“匆匆便作臨[河]別,離緒無端觸處生。”○[陳毅]《哭葉軍長希夷同志》詩:“飲馬[揚子江],觸處見將才。”

觸塵(触尘),◆佛教語。六塵(色、聲、香、味、觸、法)之一。身根所對之境為觸,如堅軟、燥濕等是。○[唐][李邕]《大唐泗州臨淮縣普光王寺碑》:“觸塵者庇如來之影,牽毛者荷師子之威。”參見“六塵”。

觸鼻(触鼻),◆刺激嗅覺。○[宋][楊萬里]《昌英叔門外小樹木犀早開》詩:“觸鼻無從覓,看林小綴黃。旋開三兩粟,已作十分香。”

馳觸(驰触),◆猶驅使。○[明]徐復祚《投梭記‧救女》:“此類大王手下有多少?有三千種類堪馳觸。”

塵觸(尘触),◆謙詞。猶言冒犯。○[南朝][梁][江淹]《建平王讓鎮南徐州刺史啟》:“陛下覆被仁明,品物無漏;豈於微臣,獨不蠲覽。燋鯁在躬,輒復塵觸。”○《陳書‧沈炯傳》:“兼臣私心煎切,彌迫近時。慺慺之祈,轉忘塵觸。”

參觸(参触),◆猶接觸。○[唐][黃滔]《御試曲直不相入賦》:“俾有家而有國,不與混同;令自高而自卑,靡相參觸。”

筆觸(笔触),◆1.書畫、文章等的筆法和格調。○[魯迅]《集外集拾遺‧<陶元慶氏西洋繪畫展覽會目錄>序》:“在那黯然埋藏着的作品中,卻滿顯出作者個人的主觀和情緒,尤可以看見他對於筆觸,色采和趣味,是怎樣的盡力與經心。”○[郭沫若]《文藝論集‧未來派的詩約及其批評下》:“他畫的畫,無論着色、構圖、筆觸,我們都可以用最高比較級的下列的形容詞去形容它。”◆2.指畫筆接觸畫面形成的線條、色彩和圖像。○[阿英]《西行漫畫題記》:“每一筆觸,都百分之一百表現其為‘[中國]的’。”○[王西彥]《古屋》第二部三:“夕陽把它們的斜影不規則地投在金黃煥發的禾田上,如像自然的筆觸在自己的杰作裏描着淡淡的暗塊。”

薄觸(薄触),◆搏擊沖突。○[唐][封演]《封氏聞見記‧霹靂石》:“夫雷者,陰陽薄觸之為耳。”




【本文标题和网址】李娃传读后感(李娃传读后感500字) http://www.cqlxdl.com/news/26258.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