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唯美句子a>正文

张仲素《春闺思》(张仲素春游曲翻译)

  • 手动整理
  • 2023-05-31 00:54:01
近期不少网友都在问:张仲素《春闺思》(张仲素春游曲翻译),小编也是查阅很多资料,整理了一些相关方面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4388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1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目录:

唐代张仲素《春闺思》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唐代边境战争频仍,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这首《春闺思》就是这类作品,其具体创作时间暂时难以考证。


张仲素简介: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春闺思注释:


袅(niǎo)袅城边柳,青青陌(mò)上桑。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袅袅:纤长柔美貌。陌上:路旁。陌,田间小路。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叶:此处指桑叶。渔阳:古代郡名,治所在今天津蓟县。因此处边陲,常陈重兵把守,后世遂用以指称边境征戍之地。


张仲素的主要作品有:


秋夜曲、春闺思、秋闺思二首、秋闺思、塞下曲五首、燕子楼诗三首等。


《春闺思》由[小孩子点读]APP - 小学家庭辅导专家,独家原创整理并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古诗词「春闺思」

春闺思


唐代: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译文




城墙边依依细柳,小路旁青青嫩桑。


提着篮忘了采叶,昨夜又梦到渔阳。







张仲素(约769~819)唐代诗人,字绘之。符离(今安徽宿州)人,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为武宁军从事,元和间,任司勋员外郎,又从礼部郎中充任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张仲素擅长乐府诗,善写思妇心情。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春闺思》),"梦里分明见关塞,不知何路向金微"(《秋闺思》),刻画细腻,委婉动人。其他如《塞下曲》等,语言慷慨,意气昂扬,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


妇人时常多愁善感,可正因为这点也让妇人们更有瑰丽!




绝唱千古的《春怨》小诗,为什么能独领“闺怨”风骚?

中唐无名诗人只留下一首诗,成闺怨绝唱,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金昌绪,真正的只留了一首诗而为人记住的诗人。生卒年不详,确实很不详,几乎没有只言片语,连仅有的籍贯都只是大约。不过似乎也没有关系了,《全唐诗》里仅有的这首五言绝句,没有他的生平也一样好理解。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却又不是普通的闺怨诗。只有二十个字,却胜过千言。


开篇就给人悬念感,为什么要打黄莺?第二句揭开疑惑,不让她叫。于是新的悬念产生了,黄莺叫的不是挺好听的吗,为什么不让叫?第三句再次揭谜,打扰人做好梦了,于是新的悬念又产生了,是吵到她睡觉了吗?第四次再次揭谜,是怕梦不到在戍边或上战场的丈夫。


打——不让啼——怕吵——怕梦不到。一路环环相扣相生,直到完结,悬念似乎彻底揭晓了,但新的悬念又产生了,辽西到底在发生什么事情呢?是在戍边还是在打仗?女主人公丈夫还好吗?多久才能回来?或者如陈陶《陇西行》 所言,已然“犹是春闺梦里人”?读者不禁会替女主人公发愁。


通篇读来,逻辑严整,因果上层层倒推。第一句截图似的画面,即是全诗的“果”。结尾貌似得到了全诗的“因”,更大的因却在诗外。


而“辽西”这个地理方位的出现,使这首词的吟咏主题超越了闺房的限制,成为折射社会重大课题的窗口。因为“辽西”,造成了多少家庭的分离。看似小情小爱,却有着时代背景的深层原因。其引发的对战争、时局的思考,自然不是一般闺怨词所触及。这是这首小诗深刻的地方。不禁想起王昌龄七绝《闺怨》,最后的一句“悔教夫婿觅封侯”,也是引出了当时的社会风潮。就像今天以有钱作为成功标准一样,那时讲究杀敌戍边、封侯拜相,走军功这一条路。《闺怨》诗不经意间带出了当时人的价值观。这也是王诗不同于其他“闺怨”的一点。


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一个反常有趣的举动,引出当时社会的重要内容,写法上《春怨》除了第一句是动作戏,后面三句全是心理活动,故全诗托以口语,流转极为自然,朴素的民歌风味,更增加了诗的亲和力和传唱度。


如果说刘方平的《春怨》以高超的技巧征服了读者,金昌绪的《春怨》则打开了闺怨诗写作新方式:闺怨与战争结合。


之后的很多诗里都能看到这首诗的影子。


比如李商隐亦师亦友的中唐宰相令狐楚,就有诗《闺人赠远二首》,其二云:“绮席存眠觉,纱窗晓望迷。朦胧残梦里,犹自在辽西。”后两句何等相似,只不过这次做梦没黄莺来吵了,美梦做成了。


晚唐诗人陈陶在其著名的七绝《陇西行》里,将闺情与战争结合得多么撕裂,时间、内容上完全可以看成是金昌绪《春怨》诗的续作,辽西人没有回来,而是战死了。陈陶只是将原诗开放式的结局坐实到了悲剧上。


诗人张仲素有绝句《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咋夜梦渔阳。”也是历来称道的好诗,只是“辽西”换“渔阳”,痕迹犹在啊。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总有可以汲取的地方,不是吗?


叠词系列(一)————唐诗里的那些叠词

叠词系列(一)————唐诗里的那些叠词



1分钟前


事先声明:叠词后面标注的意思是指在本句诗里的意思。一个词会有多种意思,在不同的诗句里会有着不同的意思。我不做一一的解释,只解释我列举的诗句中意思。望喷客们不要借此大做文章。我有心为大家整理,喜欢就看看,不喜欢就划走,不会强迫必须要欣赏。有写的不好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正。


1、悠悠:指水的长久绵延之态。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宴词》—王之涣


2、悠悠:飘荡的样子。


历历:清晰可数。


3、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


4、萧萧:稀疏的样子。


滚滚:水流急速翻腾向前。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5、漫漫:广远的样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岑参


6、苍苍:青色。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转望迷。《宿石邑山中》—韩翃


7、苍苍:形容茂盛的样子。


杳杳:深远的样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


8、泠泠:形容琴声的清幽。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听弹琴》—刘长卿


9、袅袅:柳枝摇曳的姿态。


青青:桑叶的青葱之色。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春闺思》—张仲素


10、瑟瑟:碧绿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白居易


11、切切:虫叫声。


苍苍:灰白色。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村夜》—白居易


12、隐隐:隐约。


迢迢:指江水悠长久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13、飒飒:风声,多指秋风声。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题菊花》—黄巢


14、泠泠:流水的声音。


蒙蒙:形容雨点细小。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行。《春晚书山家屋壁》—贯修


15、霏霏:指雨雪烟云很盛的样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台城》—韦庄


16、依依:留恋、不忍分离。


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寄人》—张泌


17、啾啾:马的鸣叫声。


紫燕黄金瞳,啾啾揺绿鬃。


《结客少年场行》—李白


18、凭凭:形容雷电众多。


黄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远别离》—李白


19、苍苍:苍翠。


落落:豁达、开朗。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


《山人劝酒》—李白


20、淼淼:水逝浩大,广无边际。


昨夜狂风渡,吹折江头树。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长干行》—李白


21、翩翩:形容举止洒脱。


绿杨已可折,攀取最长枝。翩翩弄春色,延伫寄相思。


《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李白


22、浩浩:形容水逝浩大。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早春寄王汉阳》—李白


还有好多好多,剩下的留给大家,欢迎大家评论区尽情施展。宋词系列也会推出的


思君的妇人——《诗经·卷耳》

一位妇人,丈夫出征在外,自己在家日思夜想。为了排遣这种思念的心情,为了使自己感觉和丈夫更亲近一些,于是就到野外去采卷耳。


因为野外没有房屋的阻挡,可以一眼望到那遥远的地方,而那遥远的地方,就有她丈夫的踪影……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意』


采了又采的采卷耳,采了半天还没装满一只浅浅的斜口筐。唉!因为我一心思念着我出门在外的人儿呀,干脆就把筐子放在路边不采了。


这位妇人想象着她那远行的人儿,现在正攀登那崔嵬的高山,他一定已人疲马乏,无限感慨地说:“我的马儿已累病啦,我也只好用金罍自饮,以酒浇愁,希望不至于老是想念家人,得到暂时的解脱吧!”


他又登上那高高的山岗,遥望故乡说:“我的马儿已累得毛色枯黄了,我只好用牛角杯喝喝酒,得到暂时的舒解,不至于为长久的想家而忧伤呀!”


他又爬上那高高的土山,很失望地说:“我的马儿病倒啦,我的仆人也累坏啦,但关山万里,极目远望,哪儿是我的家乡呢?唉!只有徒叹奈何了!”



『解析』


卷耳,又名苍耳。是一年生的一种草,茎和叶都有细毛,叶作长卵形,嫩叶可吃。


这首写妇人怀念丈夫的小诗,以卷耳一个自然界的小植物写起。《诗经》里面,常常用到这种文学的写作技巧,不必将自己的感情通通抒写出来,用旁的事物,烘云托月,恰到好处。


第一章里,采了又采采卷耳,斜口筐仍然不满,那是妇人并没有把心用在采卷耳身上呢!她来野外的目的自己清楚,采卷耳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她是没有采卷耳的心情啊!在这里只说她无心工作,不必说她如何相思,我们也对她的相思之苦体会深刻了。


唐人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就是从这《卷耳》诗变化而来的。


《卷耳》中的妇人为什么把筐子放在大路上呢?因为当时他的丈夫就是从这道路上离开的,在大路的尽头,有丈夫的踪影。这条路,连接了两颗寂寞的心,也沟通了二人的相思之情。


于是,下面三章,都是这位妇人,想象她的征夫在外的生活,他爬山越岭,思念家人的情形。正当他的妻子徘徊路边,荡气回肠的时候,也是他策马盘旋,爬山越岭的深刻。两地相应,虽然处境不同,思念的感情却是相通的。而最后一章,连用四个“矣”字,更表达出无限感慨,无可奈何的忧思情节。


这首诗,第一章站在妇人的角度来写,后面的又以丈夫的立场往下延展,两相呼应,将二人的心意紧紧相连,可见在千年前的古时,我们的文学就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明明是妇人在想念丈夫,着墨更多的却是对丈夫思家的描写,最大限度的烘托出妇人思君之切,这在文学写作上是一大技巧。


唐代杜甫的《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长安想念妻儿,却偏说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独自望月想念他。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在想念他的兄弟,却说他的兄弟在登高插茱萸时发觉少了他而思念他。


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是着墨于对方对他的思念之情。


由此可见,自《诗经》以来,无数代的后人受它的熏陶和影响,于不知不觉间创作出太多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说回《卷耳》这首诗,它是《诗经》中单纯的赋体,也就是说,平铺直叙,只写妇人对丈夫的思念,写她一人的事,不像兴诗那样用其他的物事来做比喻。


通过《卷耳》这首诗,我们可以对古时候的爱情有所深入的认识。都说以前人们的思想固封,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在我们的想象当中也就没有多么深刻的感情。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将自己之前的看法大作改观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或许你我不能很明了其中的奥妙,但身在其中的人儿却是感受深刻呢!就如这个思君的妇人,她思念丈夫的情感波澜也许只有她、他的丈夫、他们的那个时代所能透彻地懂得。


一位妇人,丈夫出征在外,自己在家日思夜想。为了排遣这种思念的心情,为了使自己感觉和丈夫更亲近一些,于是就到野外去采卷耳。


因为野外没有房屋的阻挡,可以一眼望到那遥远的地方,而那遥远的地方,就有她丈夫的踪影……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岗,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译意』


采了又采的采卷耳,采了半天还没装满一只浅浅的斜口筐。唉!因为我一心思念着我出门在外的人儿呀,干脆就把筐子放在路边不采了。


这位妇人想象着她那远行的人儿,现在正攀登那崔嵬的高山,他一定已人疲马乏,无限感慨地说:“我的马儿已累病啦,我也只好用金罍自饮,以酒浇愁,希望不至于老是想念家人,得到暂时的解脱吧!”


他又登上那高高的山岗,遥望故乡说:“我的马儿已累得毛色枯黄了,我只好用牛角杯喝喝酒,得到暂时的舒解,不至于为长久的想家而忧伤呀!”


他又爬上那高高的土山,很失望地说:“我的马儿病倒啦,我的仆人也累坏啦,但关山万里,极目远望,哪儿是我的家乡呢?唉!只有徒叹奈何了!”



『解析』


卷耳,又名苍耳。是一年生的一种草,茎和叶都有细毛,叶作长卵形,嫩叶可吃。


这首写妇人怀念丈夫的小诗,以卷耳一个自然界的小植物写起。《诗经》里面,常常用到这种文学的写作技巧,不必将自己的感情通通抒写出来,用旁的事物,烘云托月,恰到好处。


第一章里,采了又采采卷耳,斜口筐仍然不满,那是妇人并没有把心用在采卷耳身上呢!她来野外的目的自己清楚,采卷耳只是一个借口罢了。她是没有采卷耳的心情啊!在这里只说她无心工作,不必说她如何相思,我们也对她的相思之苦体会深刻了。


唐人张仲素的《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就是从这《卷耳》诗变化而来的。


《卷耳》中的妇人为什么把筐子放在大路上呢?因为当时他的丈夫就是从这道路上离开的,在大路的尽头,有丈夫的踪影。这条路,连接了两颗寂寞的心,也沟通了二人的相思之情。


于是,下面三章,都是这位妇人,想象她的征夫在外的生活,他爬山越岭,思念家人的情形。正当他的妻子徘徊路边,荡气回肠的时候,也是他策马盘旋,爬山越岭的深刻。两地相应,虽然处境不同,思念的感情却是相通的。而最后一章,连用四个“矣”字,更表达出无限感慨,无可奈何的忧思情节。


这首诗,第一章站在妇人的角度来写,后面的又以丈夫的立场往下延展,两相呼应,将二人的心意紧紧相连,可见在千年前的古时,我们的文学就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明明是妇人在想念丈夫,着墨更多的却是对丈夫思家的描写,最大限度的烘托出妇人思君之切,这在文学写作上是一大技巧。


唐代杜甫的《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杜甫在长安想念妻儿,却偏说他的妻子正在家中独自望月想念他。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在想念他的兄弟,却说他的兄弟在登高插茱萸时发觉少了他而思念他。


宋代词人柳永的《八声甘州》,“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也是着墨于对方对他的思念之情。


由此可见,自《诗经》以来,无数代的后人受它的熏陶和影响,于不知不觉间创作出太多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作品。


说回《卷耳》这首诗,它是《诗经》中单纯的赋体,也就是说,平铺直叙,只写妇人对丈夫的思念,写她一人的事,不像兴诗那样用其他的物事来做比喻。


通过《卷耳》这首诗,我们可以对古时候的爱情有所深入的认识。都说以前人们的思想固封,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之间在我们的想象当中也就没有多么深刻的感情。而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将自己之前的看法大作改观了。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他们的爱情故事,或许你我不能很明了其中的奥妙,但身在其中的人儿却是感受深刻呢!就如这个思君的妇人,她思念丈夫的情感波澜也许只有她、他的丈夫、他们的那个时代所能透彻地懂得。


:


【本文标题和网址】张仲素《春闺思》(张仲素春游曲翻译) http://www.cqlxdl.com/news/104123.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5月31日 星期三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