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句子大全>正文

诸葛亮大破魏兵读后感(诸葛亮大破魏兵概)

  • 手动整理
  • 2022-12-14 10:15:01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8449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22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八阵图传说是由三国时诸葛亮创设的一种阵法。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算得上是无敌阵法了。诸葛亮“八阵图垒”据传就在永安宫南江滩上,就坐落在金坛儒林镇东南的大鲁墅和小鲁墅村,因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巨变,“八阵图村落”早已三国志》中的记载很简略,后世的大军事家们虽也有继承和发挥,但也难说有多少真实性。《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陈寿编辑的《诸葛亮集目录》,也不见有“八阵图”一章。晋朝时,皇帝曾命一个人专门学过诸葛亮的兵法,但学会了没有也很难说。

看《三国演义》,发现“八阵图”有太多的神秘性,除了像迷宫一样让敌人找不到生门死门之外,好像还有六丁六甲的神力。《杨家将》等评书中,也有许多阵法,但好像是事先找一个地方布好了阵,等敌人来破,敌人要不来破,那阵也没法动。《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药师和黄蓉,好像也会点八阵图的本事,可让金庸写出来仍是无说服力的迷宫,几个土堆虽有效力,但踢烂了就算破了。

笔者在网络上看有人讨论这个八阵图,大家的普遍认识是“战斗队形”。夜来无事,我再做一番胡乱猜想,就正于诸君。

首先,八阵图既然叫了这个名字,那肯定是“八阵”,就是八种战斗队形。而不能理解为是一个大方阵,里头有八种变化。因为在战斗中,让敌人进包围圈来打阵的情形,虽然也有,但毕竟不多。而且要布一座八面埋伏式的大阵,所费兵力也太多,操作起来不方便。

第二,八阵图可以理解为一个战斗编制的八种队形。这八种队形应该分别适用于进攻、包抄、撤退、行军、驻扎、休整……等任务,到什么时候就摆什么队形。而在大的战斗中,各小队可以根据战斗需要,摆出不同的或相同的队形进行相互配合,并且随时根据需要变换队形,以达到最佳效果。

第三,队形的编排方法应该是充分考虑各种兵器的运用和人员的协调。比如每队中安排几个长枪手,几个弓箭手,几个牌刀手,几个步兵,几个骑兵等等,在不同的队形中大家分别在什么位置,完成什么任务等等。

第四,使用这种八阵图,必须依赖于娴熟的训练,严明的纪律,高效率的通讯,和灵活正确的指挥,司马懿不出战,他仍然没有办法。

第八,八阵图说白了并不神秘,是一种极佳的资源配置和调度手段,在兵法中它只能占一个小部分,适合于陆战交锋。诸葛亮的用兵手段也不仅限于八阵图,他在其他方面应该还是有独特研究的,比如攻城,打郝昭的陈仓时,孔明的手段就非常丰富,这里不多说了。

一 孔明所作八阵图是一种布阵排兵的阵法,它具有古时阵法的共通性——时效性,又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复杂性、难懂性,这是它后来被神化的基础。

前面已说过,孔明所作八阵图是一种可用于实战的阵法,《晋书·马隆传》就载马隆曾使用过这种阵法。虽然八阵图在蜀汉灭亡以后一段时间里,仍有很多人清楚它的战术要领,但从中也可窥见它的复杂性、难懂性,不是人见人会、通俗易学的阵法。

《晋书》卷九八载: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时康献太后临朝,温将发,上疏而行。朝廷以蜀险远,而温兵寡少,深入敌场,甚以为忧。初,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行相去二丈。温见之,谓“此常山蛇势也”。文武皆莫能识之。

桓温,东晋时著名将领,史书说他少有雄略,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腹平沙上,众人看之,皆不能识别,唯他说“此常山蛇势也。”这一方面突出了桓温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孔明死后一段时间内,尽管有不少人清楚八阵图的战术要领,但也非一般普通人物懂之。《晋书》卷二四还载司马昭下令让人专门学习诸葛亮布阵阵法:

陈勰为文帝所待,特有才用,明解军令。帝为晋王,委任使典兵事。及蜀破后,令勰受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又甲乙校标帜之制,勰悉谙练之,遂以勰为殿中典兵中郎将,迁将军。

上文中“帝”是指晋文帝司马昭,陈勰是他比较重视的一个人,有才干,“明解军令”。因此,司马昭令他学习诸葛亮“围阵用兵倚伏之法”。这里的诸葛亮阵法应该就是指八阵图,司马昭下令让陈勰这样一个有才干的人学习八阵图,而不派其他的人,从侧面说明八阵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一般的人要学会它有一定的难度。

八阵图除了自身复杂性和难懂性这些特点外,在流传过程中,它又被人为地改变,从而变得更复杂,更难懂。《宋史·兵志九》载:

黄帝始置八阵法,败蚩尤于涿鹿。诸葛亮造八阵图于鱼复平沙之上,垒石为八行。晋桓温见之曰:“常山蛇势。”此即九军阵法也。至隋韩擒虎深明其法,以授其甥李靖。靖以时遇久乱,将臣通晓者颇多,故造六花阵以变九军之法,使世人不能晓之。

据上文, (唐)李靖就为了让人不懂八阵图军事要领,而故意改变它。八阵图本来就具有复杂性、难懂性,经李靖一变,后人就更难通晓之。

任何一种可用于实战的阵法都具有一定时效性,这是自然规律。如果说诸葛亮所作八阵图在三国及以后一段时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战争双方军事装备、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革,八阵图也渐渐失去了它的军事魅力。《金史·夹谷清臣阿不沙传》载:

一日,上谓宰臣曰:“人有以《八阵图》来上者,其图果何如?朕尝观宋白所集《武经》,然其载攻守之法亦多难行。”清臣曰:“兵书皆定法,难以应变。本朝行兵之术,惟用正奇二军,临敌制变,以正为奇,以奇为正,故无往不克。”

上文明确阐明了兵书的缺陷性——“难以应变”,这也是夹古清臣在回答自己主上关于八阵图问题所给予的答案。他明确认为行兵之术,在于正奇,强调变化,而非恪守兵书。至于他的主上,虽然问臣子八阵图的效果如何,但又马上说他自己看《武经》,觉得里面所载攻守之法多难行,暗含他对八阵图的看法——多难行。是什么原因导致八阵图在这个时候多难行?应该是阵法自身所具有的时效性。孔明当年推演八阵图,主要是为了应付曹魏集团强大的骑兵,当战争的时间、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发生变化时,若一味地迷信兵书,而不顺应形势变化,要想取得战争胜利无异于缘木求鱼。

因此,当八阵图这种阵法不适应当下战争情况时,研究和熟悉它军事要领的人自然也就少了,它渐渐走向历史的故纸堆,甚或直接失传。后人想要探索它本来面目时,由于它本身就具有一定复杂性,就算在当时,也仅有少数智力非凡的人掌握它,在当下它甚至已失传,人们就很有可能把它加以神秘化。而这种神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建立在它本身已经失传或者众人都不了解的基础上的。若没有这一点,任何神话都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神话多产生于人类发展早期原因也在此。

 二 孔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后人对他的推崇是八阵图神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如果说八阵图本身特点是它神化的基础,缺乏这一基础,就失去了立足的根基。那么孔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后人对他的推崇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其神化的充分条件。

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其生前就“声烈震于遐迩”,生后依然享有极高的威望,受到人们推崇。《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他不仅得到蜀汉老百姓的尊崇,连敌对方也对他敬重有余,当魏征西将军钟会征蜀时,“至汉川,祭亮之庙,令军士不得于亮墓所左右刍牧樵采。”

前面在分析孔明八阵图神化时,我们会很容易发现,八阵图在孔明死后就开始被神化。目前,我们所见到关于孔明八阵图最早被神化的资料出自于干宝《晋纪》,虽然干宝《晋纪》今已亡佚,这则材料也来自清人张澍《诸葛忠武侯故事》,但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性。一般说来,老百姓对于自己敬重、推崇的人物,往往喜欢用口头文学加以美化,以表达热爱之情。《晋纪》载八阵图“常有鼓甲之声,天阴弥响”,就反映出了当时老百姓对孔明深深怀念之情。八阵图从孔明离世后不久就开始被神化也不难理解。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有很多军事家留下了他们的军事著作,也有一部分是关于阵法的。我们不能否认那些阵法也具有八阵图作为阵法的一些基本特点,如时效性,有些也具有复杂性、难懂性,但孔明的八阵图在老百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话来解释八阵图具有这种功效的原因,说:“是诸葛孔明诚一心,为玄德公效死。况此法出《六韬》,是太公上智之才所构。自有此法,惟孔明行之,所以神明保佑,一定而不可改也。”显然刘禹锡也认同八阵图神化主要在于孔明,而孔明如何能到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孔明诚一心,为玄德公效死”的品质。

孔明无论生前,还是生后都受到了大众的推崇,到了罗贯中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他更被塑造为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毛宗岗评他为“古今贤相第一人”,他的这些人格魅力使得老百姓对他念念不忘,并在其历史本身的基础上加以无限扩大化,这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因。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塑造是“欲显诸葛之智而近似妖”,这一方面有作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同三国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孔明被大众美化得近乎完美有关。孔明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他所作八阵图,岂能和常人一样,大众很自然将它神化。因此,孔明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大众对他的推崇是八阵图神化的重要因素。

 三 孔明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在后来被逐渐道士化,八阵图神化与孔明道士化形象有很大关联,孔明道士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八阵图与道教法术相联,为八阵图进一步走向神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资料的阙漏,孔明形象何时被道士化现已无从探知。(唐)李商隐《骄儿诗》云:“或笑张飞胡,或谑卧龙,不得相见。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

元杂剧是元代著名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无名氏所撰《诸葛亮博望烧屯》中,孔明从一出场就自称为“贫道”。

(正末扮诸葛上。开:)贫道复刘备,来谒两次,于事不曾放参。盖为世事乱,龙虎交杂不定。正每日向茅庐中松窗下,卧看兵书。哎,诸葛,几时是出世处呵! (唱:)

[仙吕][点绛唇]数下皇极,课传周易,知天理。饱养玄机,待混江龙]有朝一日,出茅庐指点世人迷。凭着我肠撑星斗,如还我志遂风雷,立起天子九重龙凤阙,显俺那将军八面虎狼威。

《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传》四集,刻于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但其书牌题“重刊”,当有初刻本。且此书版刻上图下文,与元至治年间(1321年——1323年)刊本《全相平话三国志》十分相似,故其初刻亦当在元代。里面的孔明也是个道士形象:

一朝天子升天去,天降飞花满地艮(银)。灵魄走入关张□,诸葛军师说事因,房中今朝年已老,没了三人亲弟兄。不恋西川成都府,卧龙岗上去修行。大小众官劝不住,去了军师一个人。气倒少年花关索,看看成都害其身。思忆关张刘先主,怒天恨地说元(原)因。

上文内容是刘关张去世后,孔明因为朝中没有他们,也离开成都到卧龙岗修行去了,说到修行一般指的都是道士,因此这里的孔明也是道士形象。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是活跃在中国自然区域与悠久历史中的许多族团文化的宗教产物”,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自己庞大的鬼神系统。它以古代传统的鬼神信仰为基础,以国家祭祀和民间崇拜的诸神为主体,并将儒家的先王圣人及佛家的菩萨罗汉也纳入自己的鬼神系统。就连一些历史人物如关羽也是道教鬼神系统中的一员。

孔明在元代形象道士化,原因众多,有可能是道教有意识将他纳入自己的鬼神系统。也有可能是由于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中国下层群众中有深厚的信仰基础,人们在美化与修饰孔明故事时也就很自然加上自己的信仰背景。不管怎么样,元代文学作品中孔明与道教仙人已无异,《全相平话三国志》说孔明“撒豆成兵,挥剑成河”,“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由于罗贯中作《三国志通俗演义》时,又按自己儒家化理想来塑像这个人物,使得孔明又从一个道士形象回到了儒者本身,这也许是孔明最终没有像关羽那样成为道教鬼神系统中一员神的原因。就算如此,罗贯中笔下的诸葛亮依然没有完全摆脱道士形象。《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回写道:

(司马)懿自出营视之,只见孔明簪冠鹤氅,手摇羽扇,端坐于四轮车上;左右二十四人,披发仗剑;前面一人,手持皂幡,隐隐似天神一般。懿曰:“这个又是孔明作怪也!”遂拨二千人马吩咐曰:“汝等疾去,连车带人,尽情都捉来!”魏兵领命,一起追赶。孔明见魏兵赶来,便教回车,遥望蜀营缓缓而行。魏兵皆骤马追赶,但见阴风习习,冷雾漫漫,尽力赶了一程,追之不上。各人大惊,都勒住马言曰:“奇怪!我等急急赶了三十里,只见在前,追之不上。如之奈何?”孔明见兵不来,又令推车过来,朝着魏兵歇下。魏兵犹豫良久,又放马赶来。孔明复回车慢慢而行。魏兵又赶了二十里,只见在前,不曾赶上,尽皆痴呆。孔明教回过车,朝着魏兵,推车倒行。魏兵又欲追赶。后面司马懿自引一军到,传令曰:“孔明善会八门遁甲,能驱六丁六甲之神。此乃六甲天书内‘缩地’之法也。众军不可追之。”

道士化的孔明对八阵图后期走向诡异、荒诞提供了一系列的依据,《全相平话三国志》里的八阵图,有八百万星官在八堆石上,星官,是中国道教庞大神系里的诸神之一,他们驻守在孔明搬来的八堆石上,说明孔明会驱使鬼神的法术即道教秘而不传的符箓之术。《三国演义》的八阵图是按遁甲八门布下的,遁甲最大特点是“变”,《三国演义》八阵图除了吸收遁甲本身“变化无穷”的特点之外,还应与道教符箓之学有关。“符箓”是天神的旨令与众神之名录,是道教的主要法术之一。道教神仙一个重要特征是富于神通和法术,他们之所以神通广大也主要是他们能通过背诵箓文中天官功曹姓名来役使鬼神和降服自然界,《三国演义》中的八阵图虽未明言有神助,但他神奇的功效除了神助,无法用其他理由解释,应该是符箓化的遁甲之术使它具有神奇的功效,不然石头怎么会自身产生狂风,困人于阵中。

孔明道士化的形象为他掌握这些道教法术提供了依据,既然道士化的孔明会这些法术,他将这些法术运用于军事中也就理所当然,八阵图也正在这种情况中,与道教法术相结合,变得神乎其神、脱离其本来面目,所以,孔明的道士化为八阵图进一步神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诸葛亮死后,在成都宫廷发生了一件血腥的杀人事件,原因是拍马屁拍出了杀身之祸!受到排挤打压的益州籍官员李邈,对为诸葛亮举行十分菲薄的哀礼尚不同意,找机会对刘禅说道:“西汉时候的吕禄、霍禹,未必就有谋反之心;文帝、宣帝也不是嗜杀大臣的君主。

刘禅不采纳也就罢了,然而李邈拍马屁拍在了马蹄上,竟因此身首异处!被杀的理由何在?

原因无他,李邈太没有眼色,看不清形势,不懂谋略!诸葛亮虽死,羽毛丰满的荆州籍帮派体系依然完整地存在,其头面人物蒋琬、杨仪、费祎、姜维等还牢固地把持了西蜀的军政大权,刘禅被架空软禁的处境并没有丝毫变化。因了丧事,蒋琬等会更加多疑更加警惕,稍有不慎,刘禅傀儡帝位以至于生命都难保无虞。如果李邈是蒋琬派来的密探,杀了他不仅解恨,还能够借此迷惑蒋琬。这正是刘禅的聪明之处,更可以见到刘禅的工于心计,他的韬光养晦已经涵养到大智若愚、不留痕迹的地步。

试想一下,假如刘禅采纳了李邈意见,将兴高采烈挂在脸上,不举行祭奠诸葛亮仪式行不?不行。不祭奠只能引起荆州籍核心人物的警惕,这是在倒持干戈,授人以柄!身处软禁之中的刘禅,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甚或,听从李邈的暗示,像汉文帝铲除吕禄、吕产,像汉宣帝铲除霍光儿子霍禹那样,匆匆对蒋琬、费祎、杨仪、姜维等荆州集团核心人物下手,能成功吗?军政大权全部在荆州籍手中,就连皇宫都被荆州籍控制,唐突地贸然下手无疑是找死!再退一步说,既不听从也不杀李邈又如何?刘禅担心被出卖。一旦李邈真的投靠了荆州籍,是蒋琬等派来的密探,那么自己就是死路一条。即令杀错了,对李邈来说,不过只有这一次,历史上这一类事件多如牛毛,舍车保帅嘛,该做出牺牲——好聪明的不露声色!

后出师表

【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以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呵,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打仗,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起来,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末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最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候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已经平定了。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连和,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估计错误。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又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又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是臣下的智力所不能预见的。

注释

1.汉:指蜀汉。贼:指曹魏。古时往往把敌方称为贼。

2.偏安:指王朝局处一地,自以为安。

3.孰与:何如,表示抉择,倾向肯定后一种(偏指一方)

4.惟:助词。

5.入南:指诸葛亮深入南中,平定四郡事。

6.并日:两天合作一天。

7.顾:这里有“但”的意思。蜀都:此指蜀汉之境。

8.议者:指对诸葛亮决意北伐发表不同意见的官吏。

9.这两句指建兴六年(228)诸葛亮初出祁山(在今甘肃省礼县东)时,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变,牵动关中局势:在魏、吴边境附近的夹石(今安徽省桐城县北),东吴大将陆逊击败魏大司马曹休两事。

10.进趋:快速前进。

11.高帝:刘邦死后的谥号为“高皇帝”。并:平列。

12.渊深:指学识广博,计谋高深莫测。

13.被创:受创伤。这句说: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屡败于楚军,公元前二○三年,在广武(今河南省荥阳县)被项羽射伤胸部:在汉朝初建时,因镇压各地的叛乱而多次出征,公元前一九五年又曾被淮南王英布的士兵射中;公元前二○○年在白登山还遭到匈奴的围困。被,通假字,同“披”

14.良:张良,汉高祖的著名谋士,与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平:陈平,汉高祖的著名谋士。后位至丞相。

15.长计:长期相持的打算。

16.坐:安安稳稳。

17.未解:不能理解。胡三省认为“解”应读作“懈”,未解,即未敢懈怠之意。两说皆可通。

18.刘繇(yóu由):字正礼,东汉末年任扬州刺史,因受淮南大军阀袁术的逼迫,南渡长江,不久被孙策攻破,退保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市),后为豪强笮融攻杀。《三国志·吴书》有传。王朗:字景兴,东汉末年为会稽(治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太守,孙策势力进入江浙时,兵败投降,后为曹操所征召,仕于曹魏。

19.孙策:字伯符,孙权的长兄。父孙坚死后,借用袁术的兵力,兼并江南地区,为孙吴政权的建立打下基础,不久遇刺身死。

20.江东:指长江中下游地区。

21.殊绝:极度超出的意思。

22.孙:指孙武,春秋时人,曾为吴国将领,善用兵,著有兵法十三篇。吴:指吴起,战国时兵家、法家代表人物,先后仕于鲁、魏、楚,著有《吴子兵法》。

23.困于南阳:建安二年(197)曹操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汉时南阳郡的治所)为张绣所败,身中流矢。

24.险于乌巢:建安五年(200),曹操与袁绍在官渡相持,因乏粮难支,在荀彧等人的劝说下,坚持不退,后焚烧掉袁绍在乌巢所屯的粮草,才得险胜。

25.危于祁连:这里的“祁连”,据胡三省说,可能是指邺(在今河北省磁县东南)附近的祁山,当时(204)曹操围邺,袁绍少子袁尚败守祁山(在邺南面),操再败之,并还围邺城,险被袁将审配的伏兵所射中。

26.逼(bì逼)于黎阳:建安七年(202)五月,袁绍死,袁谭、袁尚固守黎阳(今河南浚县东),曹操连战不克。

27.几败北山:事不详。可能指建安二十四年(219),曹操率军出斜谷,至阳平北山(今陕西沔县西),与刘备争夺汉中,备据险相拒,曹军心涣,遂撤还长安。

28.殆死潼关: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在黄河边与马超军遭遇,曹操避入舟中,马超骑兵沿河追射之。殆,几乎。

29.伪定:此言曹氏统一北中国,僭称国号。诸葛亮以蜀汉为正统,因斥曹魏为“伪”。

30.昌霸:又称昌豨。建安四年(199),刘备袭取徐州,东海昌霸叛曹,郡县多归附刘备。

31.四越巢湖:曹魏以合肥为军事重镇,巢湖在其南面。而孙吴在巢湖以南长江边上的须濡口设防,双方屡次在此一带作战。

32.李服:建安四年,车骑将军董承根据汉献帝密诏,联络将军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等谋诛曹操,事泄,董承、吴子兰、王服等被杀。据胡三省云:“李服,盖王服也。”

33.夏侯:指夏侯渊。曹操遣夏侯渊镇守汉中。刘备取得益州之后,于建安二十四年出兵汉中,蜀将黄忠于阳平关定军山(今陕西省沔县东南)击杀夏侯渊。

34.汉中:郡名,以汉水上流(沔水)流经而得名,治所在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县东)。

35.期(jì寄)年:一周年。

36.赵云为蜀中名将,阳群等人事迹不详。曲长、屯将是部曲中的将领。

37.突将、无前:蜀军中的冲锋将士。賨(cóng丛)叟、青羌:蜀军中的少数民族部队。散骑、武骑:都是骑兵的名号。

38.图:对付。

39.夫:发语词。平:同“评”,评断。

40.败军于楚: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大军南下,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溃事。当阳属古楚地,故云。

41.拊手:拍手。

42.以定:已定,以,同“已”。

43.本句指刘备遣诸葛亮去江东连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

44.本句指建安十六年(211)刘备势力进入刘璋占据的益州,后来攻下成都,取得巴蜀地区。

45.授首:交出脑袋。

46.关羽:字云长,蜀汉大将,刘备入川时,镇守荆州,建安二十四年,他出击曹魏,攻克襄阳,擒于禁,斩庞德,威震中原。孙权趁机用吕蒙计谋偷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

47.本句指刘备因孙权背盟,袭取荆州,杀害关羽,就亲自领兵伐吴,在秭zi归(在今湖北省宜昌市北)被吴将陆逊所败。蹉跌cuōdiē,失坠,喻失败。

48.曹丕:字子桓,曹操子。在公元220年废汉献帝为山阳公,建立魏国,是为魏文帝。

49.逆见:预见,预测。

50.鞠躬尽力:指为国事用尽全力。一作“鞠躬尽瘁”。

51.利钝:喻顺利或困难。

52.睹(dǔ赌):亦即“逆见”,预料。

【作品鉴赏】

《后出师表》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本文选自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因此较之前表而言,后表的重点放在了表达军事方略以及对此次北伐持有反对意见人的驳难上。

《后出师表》作于第一次北伐失败之后,大臣们对再次北出征伐颇有异议。诸葛亮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事实,向后主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为了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正因为本表涉及军事态势的分析,事关蜀汉的安危,其忠贞壮烈之气,似又超过前表。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正是作者在当时形势下所表露的坚贞誓言,令人读来肃然起敬。因为重点是驳斥反对北伐的人,所以本文以议论见长。既是议论,就免不了论点、论据和论证三部分,而本文就是围绕着这三要素进行的。

文章的中心论点集中在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该如何进行上。为此,作者通过三方面的陈述来论证这个中心论点。首先,“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此乃先皇“临崩寄臣以大事”,这一论据是文章的前提,抬出先帝的遗命来证明此次北伐的必要,极具权威性。况且在当时那个才弱敌强的情况下,“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将论据与当时蜀汉所面临的形势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了空洞的说教,更见政治家之本色。

《后出师表》围绕着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进行的

为安定国内人心,使之支持北伐,诸葛亮一再重申自己为之复出的努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说明国家已做好充分准备,有足够力量“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时,曹魏政权“适疲于西,又务于东”,腹背受敌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这就为北伐胜利再添胜算。

以上是诸葛亮就第二次北伐该不该进行的论断,为了取得朝臣支持,他必须就此次北伐的可行性作出回应。针对朝中可能出现的疑虑,文中举了六个未解来辩驳。首先列举了汉高帝刘邦,他虽能“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司马贞·《史记索隐》),在打天下过程中仍不免“涉险被创,危然后安”。然后是汉末割据一方的刘繇和王朗,只知“论安言计,动引圣人”,不敢奋起反抗,结果被吞并。这一正一反揭示了战则生,不战则死的道理。由远及近,曹操虽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但也同样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才获得了片刻安定局面。以曹操的才华尚且如此,自己怎能“不危而定”,又“何能必胜”。

再从两国实力上作比较:军事上打天下的老臣逐渐凋零,经济上迁延不决必将导致“民穷兵疲”,攻守之间“劳费正等”的局面。《孙子兵法》中强调用兵“宜速不宜久”,这是亟须北伐的重要根据。清余诚读至此,曾喟然有感:“顿挫抑扬,反复辩论,似是平列,而文义实由浅入深,一气贯注”,这就是说文中的六个“不解”是按严谨的逻辑顺序来的,是一个逐层深入的系列。

《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

行文至最后,又起波澜。“夫难平者,事也”,意思是事情的结果很难判断,平同“评”,这里是作者的反思。建安十三年,刘备为曹操所溃于当阳,奔走夏口。当时曹操额手相庆,认为天下一统指日可待。但后来刘备联合东吴,在赤壁与曹军决战,大获全胜。进而西取巴蜀,举兵北上,消灭夏侯渊,夺取汉中,使兴复汉室变为了可能,这些都是曹操所始料未及的。然而,就在蜀汉国力蒸蒸日上之时,东吴却背信弃义,攻取荆州,致使关羽败死麦城。刘备为替关羽报仇,同时欲借机一举吞并东吴,却在秭归大败而归。世事无常,于此可见一斑。由此作者得出一结论:凡事如此,难可逆见。这段话,是让蜀国上下有失败亡国的准备,同时也要有统一全国的信心。在成败利钝还难以预知之时,作者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份表章作于汉室三分之际,表现了作者兴邦建业,忠贞不二的品格。本文善于表达,通过举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毫无呆板说教之嫌。通读本文,诸葛亮那份为国为君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人景仰,一句“死而后已”将那颗赤诚之心表现得淋漓尽致。由于本文是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所作,为提升士气,稳定朝局,作者在议论上气势宏伟,感情上慷慨豪迈。六个“臣之未解”将文章之气逐层提拔以至巅峰。与此同时,说理上义正词严,间接地将苟安之心驳斥地体无完肤。气生于理,理又借助气则更见立论之高远,虽无惊人之笔,但仍很具说服力和震撼效果。

作者介绍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中文名

诸葛亮

别 名

孔明,卧龙

国 籍

蜀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

出生日期

181年(光和四年)

逝世日期

234年10月8日(建兴十二年八月二十八)

职 业

政治家、军事家

主要成就

提出《隆中对》,作出战略规划

主要成就

助刘备夺取荆州、益州

治理蜀地,平定南蛮

发明木牛流马,改造连弩

代表作品

《隆中对》《出师表》 《诫子书》等

官 职

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丞相

封 爵

武乡侯

谥 号

忠武侯

祠 庙

武侯祠

墓 葬

勉县定军山




【本文标题和网址】诸葛亮大破魏兵读后感(诸葛亮大破魏兵概) http://www.cqlxdl.com/news/41016.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