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句子迷文学网 > 精美句子>正文

幼虎的读后感(幼虎之死的读后感)

  • 手动整理
  • 2023-02-22 03:55:01

【温馨提示】本文共有5954个字,预计阅读完需要15分钟, 内容均可免费复制哦!


#明朝那些事#历经72小时读完了明朝那些事全集,两年前在图书馆泛读过一些,原以为这次和上次一样看不下去,但没想到竟然没停下来,不知是时间变了还是人变了,读完此书倒没有太多心得,却多了一个兴趣---------了解历史;由于不想忘得太快,在此仅就明代重要的人和事做个回顾,也算加深一下印象。

明朝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朝代,它废除了两千年以来的丞相制度,建立了朱元璋引以为傲的内阁制度,但估计老朱要知道内阁的权利在他死后一度超越了丞相了的话,都能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它开创了宦官集团在某一些时期几乎统治了这个帝国,比如魏忠贤,其中东厂西厂就是这个朝代时代的产物,曾一度让人谈之色变;它开创了一个相对言论自由的民主型社会,上到皇帝下到百姓,言官们想骂谁就骂谁,皇帝也奈何不了;但我认为更重要的一点是,生活在明朝,你是绝对绝对有可能凭借刻苦读书科举考试金榜题名而成为这个国家的管理者或者实际统治者的,比如张居正......

明朝一共有276年的历史,自1368年朱元璋登基至1644年李自成打入紫禁城覆灭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明朝的灭亡和其他朝代是不同的,比如其他朝代的灭亡大都是最后一位皇帝昏庸无能、不理朝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但明朝不是,或者说不全是,起码明朝最后一位崇祯皇帝是有能力的,是想把这个帝国重新带回繁荣的,是懂得隐忍和用人的。

言归正传,从太祖皇帝开始说起。明太祖朱元璋,又名朱重八,出生在安徽凤阳(记住这个地名,在若干年后的某一天,他家的祖坟被人给挖了,实在可恨),他的成名之路是特别坎坷又心酸的,从最开始的放牛娃到地主家的短工,从黄觉寺的扫地和尚到出门化斋的可怜和尚,从无奈参加造反的不归路到功成名就建立了明朝帝国,从一介平民到一代天子,他辉煌之前都算是被迫的,但他是绝对伟大的,中国在被蒙古统治了那么多年之后,终于又由汉人建立了大统一的帝国;在朱元璋决定造反之后,投奔了郭子兴,也就是他的老丈人(虽然当时还不是),之后凭借自己的某咯和天才的军事指挥能力,郭子兴把他的女儿(养女)许配给了她,而老郭的女儿就是大名鼎鼎的马皇后,一个唯一可以改变朱元璋思想的好人,从此跟着老朱走南闯北,无怨无悔,直到死去,在老朱打天下的这段时间,唯二能称得上老朱对手的是张士诚和陈友谅,张士诚相对而言眼光太浅,不足为俱,虽有困难,但都被老朱一一解决;反观陈友谅,可谓称得上是一代枭雄,他所建造的战船的强大程度曾一度让老朱恐惧,几度还差点弄死老朱,陈友谅最大的贡献无外乎为中国的造船技术打下了极好的基础,比如人们所熟悉的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就是复制了陈友谅的战船;跟随老朱打天下的有很多猛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傅友德以及后起之秀蓝玉,几人的丰功伟绩想必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不再一一赘述,但无疑结局是悲惨的,都知道老朱当了皇帝后疑心太重,很多开国大将都被他整死,一路走来唯一善终的只有四个人:汤和,耿炳文,郭英,沐英,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识时务。

太子朱标,为什么说是太子呢,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当皇帝就感染风寒去世了;那为什么提他呢,因为他是朱元璋长子,生母是大善人马皇后,从小深得老朱喜爱,且从小熟读圣贤书,宅心仁厚,多次为几个犯错误的弟弟说情,还敢于直言老朱不对的地方,在当时从皇帝到大臣都认为朱标以后必是一代明君,重要的是威望还很高,如果他当了皇帝,或许会是一代明君吧。

建文帝朱允炆,是朱元璋的孙子朱标的儿子,应该是爱屋及乌,老朱把对朱标的爱转接到了朱允炆身上,并把江山交给了他,但朱允炆不是毫无能力的,他继承了他爹的性格,算是一个好人,但自古以来好人当不了好皇帝,好皇帝一定不是好人!可惜在建文帝期间,我认为是出于太仁慈,放了朱棣这只老虎,放虎归山,终成大患,可怜建文帝还没当上几年皇帝就被朱棣夺取了江山,朱允炆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但却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这一点在朱棣上位后再说。

明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性格等各方面最像朱棣的人,但老朱好像不怎么喜欢他,以至于皇帝轮到了他的侄子都没能轮到他,本来他也无心造反,无奈有人故意整他,又有个和尚道衍(姚广孝)跑去投奔他鼓励他造反,天天扇耳边风,日积月累加上当时的情况已经容不得他后退了(不造反就得死),所幸反***的,看朱棣下了决心,道衍欣慰的笑了,关于道衍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造反而造反,或者说就是想求证一下自己的才能,他不求荣华富贵,即使朱棣当上了皇上,同时他也是唯一一个让朱棣觉着是朋友的人,有感兴趣的可以单独找找他的资料读,很神奇;上面说道朱棣被迫造反,起兵一路猛进打到了南京城下,不得不说朱棣的军事领导才能,一点都不输号称天下第一猛将的徐达,颇有朱元璋风范,有勇有谋,话说朱棣率兵达到了城下,城内的皇帝朱允炆知道无力回天,所幸让人在他的宫殿放了一把火(具体让谁放的我可能忘了,也可能史书上都不知道),就是这把火烧出了一个千古谜团,历来皇帝即位讲究个名正言顺,所谓立娣不立长也是这个意思,这朱棣打败了他侄子,也得想着让朱允炆昭告天下证明他也是名正言顺可以当皇帝的,所以他当时或许没打算杀朱允炆,但诡异的是这把火之后,朱允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可把朱棣烦透了,万一哪天上着早朝呢朱允炆突然回来了,他这个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脸面往哪放?面子是次要的,皇位要是丢了可就麻烦了;所以他一生之中最执着的一件事就是安排人秘密的去找建文帝,找人的这两位有一位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是郑和,一个是胡濙,这一找就是十六年,直到十六年后的那天晚上,胡濙回来了,朱棣和他聊了很久,而后算是释然了,具体的内容无人知晓,有个广泛的传言就是胡濙找到了朱允炆,但朱允炆已经厌倦了这种生活,只想平淡一生度过,何况看到在朱棣的领导下百姓安居乐业,边境坚不可摧,经济繁荣富强,估计就对胡濙说:你回去告诉他吧,我不会给他抢皇位了,让他安心就行!此事告一段路,说说朱棣的功劳吧,迁都北京(为了边境的稳定)、修成大典(注明的《永乐大典》)、沟通南洋(郑和下西洋)、威震四海(万邦来朝),打压蒙古(明朝最大的敌人)。朱棣在位期间的内阁大臣为杨士奇(《太祖实录》就是他写的)、杨荣(精准的判断力)、杨溥(坚守原则,视死如归,与朱高炽期间被重用),以上三人被后人称为“三杨”

明仁宗朱高炽,朱棣长子,身体残疾,不能走路,也就执政了一年的时间就去见他爹了,但他是有能力的,在守卫北京的时候立下了战功,但他的上位之路却是不平坦的,他有个弟弟朱高煦,和朱棣一样也是不本分的人,所以他们兄弟俩的太子之争就此开始了,估计是朱高煦和朱棣太像,加上长子朱高炽身患残疾,对于朱棣而言他是偏爱朱高煦的,但因为朱高炽为长子,朱高煦又不是嫡子,所以皇位不能说给就能给他的,所以拥护炽、煦两人的大臣们开始了较量,文官集团从此要开始施展手脚了,其中拥护朱高炽的文臣解缙(忠臣)为了让其顺利当上太子,在一次和朱棣赏画时让其下定了决心,画的内容是一只老虎带着几个幼虎,解缙写了首打油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这首诗比千言万语还管用,你细品!!开头说了他是一位有能力的人,在位期间发展生产,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冤狱,废除苛政。在军事上也颇有建树,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明宣宗朱瞻基,朱高炽儿子,由于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所以在朱瞻基上位之前他的叔叔朱高煦还是不老实,想在朱瞻基去北京路上埋伏他(有必要说明一下,明朝期间,皇帝的儿子断奶了就不能留在皇宫,由皇帝封地做藩王,只有太子才能进皇宫,藩王如果未经请就来皇宫,视为造反),但天算不如人算,在朱高煦埋伏之前太子朱瞻基就已经到了皇宫(这也是个谜团,因为朱高煦的封地是朱瞻基进京的必走之路,何况朱高煦在朱高炽死后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按理说是应该截住朱瞻基的),后来埋伏不成朱高煦起兵造反,朱瞻基亲自带兵平乱,朱高煦不战而降,朱瞻基在位时间十年,与父亲朱高炽期间并称为“仁宣之治”,此事朝廷内阁的权利已经很大了,大到可以和皇帝对抗,令朱瞻基力不从心,后来启用太监与内阁平衡,才得以解决,明宣宗享年38岁。明英宗朱祁镇,朱瞻基儿子,朱瞻基可以说是一个很特别的皇帝,他称得上是谦谦君子,温文尔雅,他上位是张太皇太后(朱高炽妻子)帮助的,并预见性的震慑了太监王振(第一位大太监出厂,张太皇太后死后取得了三杨的新人,在朝中为所欲为,排挤他人),上面说道,好人当不了好皇帝,朱祁镇就是个好人,好到什么程度呢,在被骗着带兵平乱的时候,在土木堡被俘,但奇迹般的让敌人心甘情愿的为他做事,他宽厚待人,温润儒雅,让人见了如沐春风,后来被接到皇宫,却被弟弟朱祁钰软禁(朱祁镇被俘期间,大明朝没了皇帝,所谓国不可一日无主,弟弟就这样被拥立当上了皇帝,但最初他是真的不想当,但当上之后又被这种权利所痴迷,所以在哥哥朱祁镇接回来之后他不想把皇位让出去),过了一段生不如死的生活,后来夺门之变重回皇位,注意,在夺门成功之后,朱祁镇并没有废除弟弟朱祁钰的皇位,至此,明朝留下了一个千古笑柄:唯一一个一个王朝同时存在两位活着的皇帝,在朱祁镇临死前,他废除了后宫陪葬的传统,也算是做了见好事,纵观他一生,只能说他是一个好人。

明代宗朱祁钰,年号景泰,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被人拥立着做了皇帝,对哥哥不仁不义,内患也被大臣于谦解决,外患还是依然存在着,重点说一下大臣于谦:在朱祁镇被俘期间,大明朝一盘散沙,奸臣当道,他以一己之力带领大明帝国挺了过来,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于谦功不可没,可惜在夺门之变后被徐有贞害死,简直可恨。

明宪宗朱见深,朱祁镇之子,他有着悲惨的童年,也由此注定要了他是一个懦弱的人,恋母情节严重,从小被一名叫做万姑娘的宫女服侍长大,两人相差十七岁,在朱见深登基之后被封为贵妃,两人育有一子,但第二年就死了,万贵妃仗着得到皇帝的宠爱和信赖,逼迫怀孕的妃子堕胎,直到纪姑娘进攻,朱见深才得以有了儿子,但过程也是曲折的,朱见深在位期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案,任用贤臣,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但也任用奸臣。

明孝宗朱祐樘,朱见深之子,一代明君,开创了一代盛世,他一生劳苦,凡事亲力亲为,最终因为太过劳累撒手人寰,在位期间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努力扭转朝政腐败状况,驱逐奸佞,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其中任用两位忠臣,一个叫王恕,一个叫马文升,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个圣人,足以和朱熹孔子比肩的圣人,他叫王守仁,所创立的心学风靡明朝,甚至到现在还有很大一批忠实的粉丝,他的知行合一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普遍的观点,而他一生都是围绕着这四个字活的,他曾说过的一句名言:有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临死前留下的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明武宗朱厚照,朱祐樘之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玩,上任后任用刘瑾(死太监)等一干人,以至于几年里面都是刘瑾说了算,朱厚照一生爱玩,逛过妓院,看上过大臣老婆(震惊的是那位大臣竟然真的把老婆送来了),修建豹房供他享乐,但朱厚照不是昏君,他热爱军事,向往金戈铁马,独自一人去关外找瓦刺小王子打仗,关键还赢了,他是有军事天分的,但也是由于爱玩,再一次南下的返途中疑似被奸臣江彬害死(又一个未解之谜)。在这里还要介绍两位忠臣,一个叫杨廷和,一个叫李东阳,杨廷和十二岁中举人,和他齐名的是杨一清,他位高权重,兼职修长城,在朱厚照死后的一段时间,明朝的实际当权者是他,在解决了奸臣江彬等人后,他推选了新的皇帝;李东阳忍辱负重,和杨廷和等人一起扳倒了刘瑾集团,后辞官养老,正常死亡(说明一下,无论忠臣还是奸臣,在明朝能正常死亡的很少)。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朱厚照兄弟,在位时间长达四十年,十几岁的时候就很有城府,夏言被扳倒后,内阁以严嵩为首,和其子严世藩勾结陆柄贪赃枉法,无人敢惹,嘉靖的一大爱好就是修道,妄想长生老,几十年不上朝,但却不昏庸,早期曾把一干大臣玩弄于鼓掌之中,后来被严嵩(坏人)和徐阶(好人)摸透了性格,后期和大臣们的斗争中以失败告终(这个失败是指严嵩和徐阶懂得怎么利用皇帝来完成自身想干却干不了的事),此事还得介绍几个名臣,杨慎:明代大才子,其中滚滚长江东逝水就是他的作品;夏言:内阁首辅,一个坚守原则的人,最终被严嵩和其子严世藩陷害,一生坦荡,为国为民,结局悲惨;杨继盛:天下第一硬汉;胡宗宪:和徐渭(善于权谋,类似于诸葛亮)一起打击海盗倭寇,对于是徐海(海盗)以及他的老婆王翠翘(能人,妓女出身),胡宗宪手下的将领有两个人很有名气,一个叫俞大猷,另一个叫戚继光;海瑞:一生仕途不顺,勇于直言,不善于变通,却真的做到一心为民,被百姓爱戴,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是一个好官;李时珍:很熟悉了,历经二十六年,编写了《本草纲目》。

明穆宗朱载垕,年号庆隆,在位时间六年,也算是任用贤臣,但总体中规中矩,不多说。照例介绍两个人,高拱:徐阶的死对头,内阁首辅,因为促成了蒙古和明朝的边境贸易,以至于近百年没有战争,直到隆庆皇帝死后,万历皇帝十岁登基,因为一句“太子年幼,如何治天下”被张居正及太监冯保恶意解读,让皇帝感觉触动了皇位,被万历母亲李贵妃罢官;王世贞:这个人可不得了,相传《金瓶梅》就是他写的,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史书有记载说是:载书过目,终身不忘。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皇帝出场了,这是一位争议比较大的皇帝,有说明朝从他这开始为转折点,由此衰败,有人说他是一个有能力想干事的好皇帝,但无论无何,万历年间确实发生过很多匪夷所思的事,看过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人应该有印象,里面反复提到的一本书叫《万历十五年》,在万历八岁的时候,因为喝了点酒命令太监唱歌让张居正给骂了一顿,从此埋下了对张居正怨恨的种子,但他对张居正是很客气的,他和其母亲都要仰仗张居正来生活,而张居正也一心的想把万历培养成一代明君,也算是有所成就,万历在我看来前期还是很称职的,关于张居正,最后会单独拿出来说,因为他太过于特别,万历十年,张居正死了,万历终于解放了,先整张居正再整冯保,抄了张居正的家,卸了冯保的职,一直到万历十五年之前,万历都是夜以继日的工作,出台了很多为国为民的政策,颇有几分明君的样子,但就在万历十五年,发生了三件事,导致以此为分界线之前和之后的万历判若两人(此又是一个千古谜团),第一件事是戚继光死了,第二件事是海瑞死了,第三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万历从兢兢业业的皇帝瞬间变成了消极怠工的懒人,什么不上朝之类的荒唐事接踵而至,但是在万历年间,虽然政治混乱,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生机勃勃,这不得不说里面有万历的功劳,关于万历,我写的有点乱,主要还是文笔欠缺,写不出来,打算看完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之后,再对万历做一个总结。

明光宗朱常洛,万历之子,这是一个命短的皇帝,上位一个月就死了,原因是纵欲过度,但并不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皇帝,因为明光宗上任后下了几条命令很是得人心,包括给辽东前线的士兵发钱,废除各地的矿税,补充空缺的官员(说明一下,之所以补缺是因为万历后期裁剪了很多官员,裁完了还不管,所以导致了很多官位空缺),同时他是个很可怜的人,出生后生母被虐待,万历吧又不肯立太子,不立也就算了,还不让读书,连个普通的百姓都可以去皇宫行刺他(被人指示,武器是一根木棍),好不容易当了皇帝,放纵一把吧,得还把身子累坏了,坏了那就看医生吧,但这位老兄却用太监,吃了一个不知道叫啥名的药丸子,一命呜呼,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年号没法出来,后来定在他在位的一个月的时间为泰昌(前任皇帝死后,继任皇帝得等到第二年才能用自己的年号)。

明熹宗朱由校,朱常洛之子,在位期间,魏忠贤与客氏专权,活的时间也不长,懒得说他。

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两极分化,但我觉着他应该算是一个有能力想作为但无奈内忧外患加上天灾人祸,他没有办法力挽狂澜,但他没有放弃,一直在苦苦的支撑和努力着,上台之后,先是通过权谋解决了魏忠贤等人,共计二百多人,后召回袁崇焕对抗皇太极(熟悉吧,清朝的开国皇帝),虽然打过不少胜仗,但毕竟气数已尽,无力回天,在被李自成打败后,朱由检和贴身太监王成恩说了这么一句话: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皇帝介绍完了,接下来介绍几个名人。

张居正:明代历史中最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之一,看好了,没有之一。在嘉靖皇帝死后,张居正被徐阶提拔,从此开启了他的一代名臣之路,嘉靖死后由徐阶起草,张居正书写的《嘉靖遗诏》流芳后世,在干掉高拱之后,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此时的张居正是真正的倾权天下,年幼的万历皇帝和其母亲李贵妃需要仰仗他的威信和照顾,所有的国家大事都由他批准,明朝公章在死党冯保手里,边境有戚继光镇守,可以说此时的大明已经姓张了。张居正最大的成就是改革,总结是两件事,一是鞭法:就是税收;而是考成:就是考勤。万历十年,张居正死了,纵观这一生,在他人生的每一刻,都洒满了理想与信念的光辉。他是一个天才,生于纷繁复杂之乱世,身负绝学,以一介草民闯荡二十余年,终成大器。他敢于改革,敢于创新,不惧风险,不怕威胁,是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他也有缺点,他独断专行,待人不善,生活奢侈,表里不一,是个道德并不高尚的人。一句话,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而是一个复杂的人。

徐阶:内阁首辅,也是一个坚守原则的人,其老师叫聂豹,王守仁弟子(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王守仁心学的传承者,半生都在忍辱负重等待机会除掉严嵩,为人正直善于权谋,在和严嵩的斗争中最终取得胜利,严嵩死后,徐阶成为内阁首辅,这是明代历史上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无论大臣和宦官有多大势力,最终的决定权总归在皇帝手中,但自徐阶之后,开启了名臣的时代,以内阁首辅为首的文官集团权力甚至超越了皇权,在隆庆皇帝登基后,徐阶成为这个帝国的实际统治者,在他六十六岁的那一年里,内阁中与徐阶为敌的高拱和郭朴也因失败告老还乡,但在此时,徐阶提出了辞职,徐阶这一辈子,被人整过,也整过人,干过好事,也干过坏事,但无论何时何地,他始终没有背弃自己当年的誓言。在他几十年的从政生涯中,许多正直的官员得以任用,无数普通百姓的生活得到保障,高拱与张居正的伟大新政由他而起,我想,这已经足够了。

杨涟:七品官员,却在明光宗期间挽救了整个大明王朝,先是勇于直言光宗皇帝的错误,成功,后来和李选侍争夺皇子朱由校也成功,在后来和魏忠贤斗争中失败,但他始终光明磊落,为国为民,在牢里的汪文言没有了庇护,开始被动刑,但虽然此人左右逢源贪污受贿,但人品是值得肯定的,被人穿琵琶骨、盐水泡伤口等惨无人道的酷刑中始终没有屈打成招,维护了杨涟的清白。但在汪文言死后,还是被许显纯伪造了杨涟贪污的口供,在杨涟被抓后开始用刑,残酷到令人发指,史书上有这么句话描写用刑之后的杨涟的:皮肉碎裂如丝。在牢房中写下一句话:涟一身一家其何足道,而国家大体大势所伤其多。在被各种酷刑折磨后,杨涟以顽强的生命力支撑着,直到许显纯把一根钢钉砸进他的头顶,这次奇迹没有出现,杨涟当场死亡。

孙承宗:和努尔哈赤对垒的明代将领,培养出了袁崇焕这个人才,而后又找了五位大将帮忙,分别是祖大寿、吴襄、满桂、赵率教、毛文龙,如果没有这些人,明朝灭亡的速度会更快。由于袁崇焕打败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几次,连皇帝和孙承宗都不放在眼里,先是杀了毛文龙,再是把满桂调离辽东,最后放任皇太极滨临北京城下,皇帝一忍再忍,终究是忍无可忍,锒铛入狱,孙承宗再次挑起大梁,抵抗后金部队,已巳之变中大败后金,但结局也是悲惨的。

徐霞客:徐弘祖,祖先叫徐经,和唐伯虎一同赶考,后作弊把唐寅也拉下了水,在游历山河之间写下笔记,史称《徐霞客游记》,不过这本游记是后人编写的,原版已经失传,相传共二百多万字,后来只剩下几十万字,他最后一次旅途是和和尚静闻一起走的,去云南的鸡足山,但走到一半静闻就死了,徐弘祖为了信守承诺,带着静闻的骨灰圆了静闻的梦,后又去藏区转了一圈,回去后不久生病再后来去世

洪承畴:明末名将,对抗李自成等叛军,在最后一次对抗清军时被俘,被俘之后为清朝建功立业,死后还被封为功臣,只不过是个三品功臣,后来被乾隆鄙视还出了一本书,里面就有叛徒洪承畴;陈奇瑜:也是名将,善于谋略,缺点是不够狠;曹文诏:关宁铁骑是他的队伍,对抗叛军的将领,一代猛人,善于杀降,从一开始对抗叛军,他的部队就只有三千人,并且一直都是三千人,但却时常和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叛军打仗,几乎从未一败,唯一一次失败还搭上了姓名,但我觉着他是成功的,唯一失败的那次战役,他只带了一千人对抗三万人,斩敌无数;左良玉:部队是昌平兵,也是猛人;卢象昇:和洪承畴一样都是五省总兵,后升为八省总兵,以两三千人,对抗李自成等人的二十万人,前十几战无一败绩,但最终还是死在了皇太极的手中;孙传庭:力挽狂澜者,孙在则明在,孙死则明亡,这是对孙传庭最高的评价,从无一兵一卒到大败高迎祥,只用了短短四个月的时间,但是明朝气数已尽,李自成东山再起,很短的时间内占领了整个河南,进攻陕西大败孙传庭,占领西安,从此大明王朝在没还手之力。

用了一下午的时间写了这些字,还有很多人没力气写了,也有很多人记忆模糊了,先写这些吧,其实历史是残酷的,翻看每一段历史,不管开始、过程怎么辉煌怎么幽默,结局都是悲惨的,这是一条恒古不变的定律,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

所以我们要铭记历史,相信未来。

最后用一段食指的诗句也是当年明月引用的结束语来结束这次写作: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幼虎读后感(幼虎之死的读后感)

【本文标题和网址】幼虎的读后感(幼虎之死的读后感) http://www.cqlxdl.com/news/55009.html
内容更新时间(UpDate): 2023年03月16日 星期四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